字词 | 野菜博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野菜博录本草类著作。明鲍山撰。三卷。山字元则,江西婺源人。作者 “尝入黄山,筑室白龙潭上七年,备尝野蔬诸味,因次其品汇,别其性味,详其调制”。并绘制其图,以便于辨识、采集,以备救荒之用而撰为是编。初刊于明天启二年(1622)。卷一至卷二载录草部可食之品,卷三载入木部可食之品,计四百三十五种。多为草木的茎、叶、根、花、实等。每品记录形态、别名、性味、有毒无毒及食法,附有插图。是书为作者亲自体验,并于访查后,参考有关书籍写成,多真实可信。可供研究食疗学和营养学之参考。有上海涵芬楼借北平图书馆明刊本影印本及一九三六年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本。 野菜博录书名。3卷。明·鲍山撰。刊于1622年。作者对可供食用的野生植物有较深入的研究,曾在农村中广泛向民众采访请教,并对其中的一些食用植物亲自移植栽种。本书即鲍氏在实践的基础上参考有关文献写成。全书共收可食植物 (草类及木类) 435种,每种均附以插图,记其形态与性味、食用法。书中虽未涉及这些植物主治的疾病,但由于其所选植物品种多为一般本草书所未收载的地方草药,故在研究药物方面有一定参考价值。现有《四部丛刊》本。 《野菜博录》A General Survey of Edible Wild Herbs明代野菜专著。鲍山撰。山字元则,号在斋,自署香林主人,江西婺源县人。曾隐居黄山7年,遍尝野菜,遂按品类、性味及调制方法,于1622年写成此书。全书三卷,共载野菜435种,分为草、木两部,再按不同的可食部分细分为若干组,每种野菜均有附图,旁注性状和食法,简明扼要。 野菜博录 野菜博录明鲍山撰。作者曾在黄山隐居七年,备尝山中野蔬,按其品名、性味及调制加工办法汇著成书。分草部二卷、木部二卷。草部中记载叶可食的品种一百四十二种。木部叶可食者五十九种,花可食者五种,果实可食者二十五种,花及果皆可食者三种,叶和实皆可食者十九种,花与叶皆可食者五种,叶和皮皆可食者四种。每种植物皆绘图以供识别。 ☚ 农政全书 野菜谱 ☛ 野菜博录四卷。明鲍山 (生卒年不详)撰。鲍山,字元则,江西婺源人。曾入黄山,在白龙潭上筑屋,住了七年之久。在此其间“备尝野疏诸味,因次其品汇,别其性味,详其调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著成《野菜博录》一书。书中分为草部两卷,木部两卷,共记录了二百六十二种可食用的野菜,超过王磐 《野菜谱》所记野菜的数量,与朱《救荒木草》所记野菜也互有出入。《野菜博录》的出现,对于荒年中的百姓来说,无疑有很大的帮助。《野菜博录》今有 《四库全书》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