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邪气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邪气1841很;非常。吴语。上海〖 〗。搿眼这些茶叶~好。肖容《追求》:「迭个是天然淋浴,~乐胃。」评弹《曙光与五味斋》:「肝火旺来~。」上海松江:两家头~好。上海嘉定。1930年《嘉定县续志》:「~,俗诧异事物过甚之词也。」上海南汇周浦。浙江宁波。应钟《甬言稽诂・释语》:「俗称事物之甚者曰『~』,即盛佥之音变。」妖艳妖媚的神态。闽语。福建厦门〖〗。奇怪。中原官话。河南洛阳〖〗。旧时指出乎意料获得成功或疾速趋于发达之类的事。吴语。上海。徐珂《清稗类钞・方言类》:「凡事之出人意料之外而成功,或骤然发达者,谓之~。邪者,言其不由于正也。」旧时喻对社会上出现的新异事实的狂热。吴语。上海。徐珂《清稗类钞・方言类》:「社会上发现一种新异之事实,国民对之发生一种狂热,亦曰~。大之如光绪乙巳之拒美货,小之如张园之开赛珍会…时沪上人士皆曰阿要~也。」

邪气xiéqì

不正派的作风或风气
 △ 打击歪风~。
【反】正气

邪气xiéqì

❶ 〈名〉不正当的风气:歪风邪气︱邪气太盛。
【同义】歪风。
【反义】正气。
❷ 〈名〉中医指人体内的致病因素,与正气相对:邪气入侵。
【反义】正气。

邪气xié qì

古人称影响人类身心健康和言行举止的环境因素为气。因为这些因素也像气一样无形却无时无处不在。邪气即不正之气。正气使人身心和谐、健康,邪气则不仅是致病的根源,也让人言行偏离常规。故《哀时命》说:“邪气袭余之形体兮,疾憯恒而萌生。”《七谏· 自悲》:“邪气入而感内兮。”

邪气xié qì

名词。不正当的风气或作风,用于贬义。
【例】 在歪风邪气面前,真正的革命者应当敢于站出来讲话。(高占祥《当说必说》)

邪气

(反)正气

邪气xié qì

与“正气”相对的哲学概念。气,这里指理学家所称构成宇宙万物的气:残忍乖僻,天地之~,恶者之所秉也。(二·39)彼残忍乖僻之~,不能荡溢于光天化日之中,遂凝结充塞于深沟大壑之内。(二·39)


邪气xié qì

指对人不利的无形因素:头里仗着那块玉能除邪祟,如今玉丢了,只怕~易侵。(九五·1227)二则也给宝兄弟冲冲喜,借大妹妹的金锁压压~,只怕就好了。(九七·1246)

邪气xié qì

旧时江湖乞丐谓多、盛。《切口·乞丐》:“邪气: 多也; 盛也。”

浩气、正气;邪气

○浩气hào qì

(名)浩然之气;正大刚直之气:~长存|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正气zhèng qì

(名)光明正大的作风或风气:~凛然|一身~|~终会压倒邪气|发扬~|浩然~|他身上透出一股~。

●邪气xié qì

(名)不正当的风气或作风:歪风~|发扬正气,压制~。

邪气←→正气xié qì ← → zhèng qì

邪气:不正当的作风或风气。
正气:光明正大的作风或风气。
【例】 大凡是个虎,胸前便有一块骨头,形如乙字,叫作虎威,佩在身上专能避一切邪物;是个龙,胸前也有一块骨头,状如石卵,叫作龙亹,含在口里,专能避 一切邪气。(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一想起冯书记的面孔,就觉着这个人不简单。眉宇之间,一股叫人望而生畏的正气。(马识途:《最有办法的人》)

作风

作风

派(作派) 风(风轨;党~;路~;医~)
作风和纪律:风纪
态度和作风:气派
家庭或家族的传统作风:家风
不良的作风:歪风
 不正当的作风:邪气
不正的作风和风气:歪风邪气
作风好:正派
 作风正派:正经 正路 撇欠(假~) 正正气气
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坐怀不乱
作风严峻:峻峭
作风不正:风邪
作风松弛、拖沓:靡迤
作风轻浮风流:
(思想、工作、生活上表现出的态度行为:作风)

另见:态度 行为 表现 风格1 正大 轻浮

☚ 作风   思想作风 ☛

歪风

歪风

黑风
不好的风气:不正之风
相沿成俗的不良风气:陋风
陈旧、保守的风气:老气
不健康的风气:邪风
不正当的风气:邪气(歪风~) 斜气
传播谣言的风气:谣风
喧嚣轻佻的风气:谖浮
追逐名利的浮薄风气:浇竞 浇兢
奢侈的风气:侈风
奢侈腐化的风气:迷风
奢靡淫逸的风气:香风
坏风气:乱风 敝习 污俗
颓败的风气:颓风
日趋败坏的风气:崩波
诈伪的风气:伪俗
贪图财利的风气:贪墨之风
官吏贪财受贿的风气:簠簋之风
卑恶的风气:雌风
邪恶的风气:邪锋
不正、恶劣的风气:妖风
(不良的风气:歪风)

☚ 浇薄   习惯 ☛

邪气xié qì

邪妄的风气。《庄子·刻意》:“平易恬惔,则忧患不能入,~~不能袭。”

邪气xieqi

针灸穴名。出《司牧安骥集》;牛又名黄金,出《大武经》。位于坐骨结节上方与肛门平位的股二头肌与半腱肌之间的肌间沟内,左右侧各一穴。有臀后动、静脉和臀后神经分支分布。以火针或圆利针直刺马、牛3~4.5厘米、羊2厘米;毫针直刺马、牛6厘米、羊3厘米。主治后肢风湿、股胯闪伤、后肢麻木。

邪气

即病邪。《素问·通评虚实论》: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参见邪条。

邪气

即邪。

邪气

邪气

中医名词。指引起外感疾病的致病因素,包括六淫及疫疠之气。邪气与邪有些不同,邪气多指外感病邪,而邪则泛指一切致病因素,也包括外邪。邪 (气)与正(气)相对立,疾病的发生发展就是邪正相争的反应。

☚ 三因   六淫 ☛

邪气

❶与人体正气相对而言,泛指一切致病因素及其病理损害。《素问·评热病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❷指六淫以及疫疠之气等外邪。

邪气

邪气

(参见病因)中医学关于各种致病因素的概括。《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邪气之中人也奈何”,就是指的能致人以病的外来的致病因素。此外,由于脏腑机能失调,在病变过程中产生某种病理产物,如痰饮、瘀血,以及类似于外来六淫致病的证候,如化风、化燥、生湿、生寒、火热内扰,中医学也称之为邪气,并为区别于外来者而名内邪,它们在疾病发展变化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邪气是与正气相对而言的。凡能致人以病的均可称邪气,凡可抗御邪气,维护健康,驱除邪气,促进机体恢复正常状态的即是正气。因此,中医学的邪气概念非但不神秘,而且具有深刻的辩证法内涵;凡称邪气,均有切实、明确的临床见证,且具物质或精神的来源,又是唯物的。

☚ 发病   正气 ☛

邪气xiéqì

即邪。《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 精气夺则虚。” 参见邪条。

邪气

evil(or noxious)influence;perverse trend;all that is crooked and evil
使正气上升,~下降encourage healthy trends and check unhealthy ones

邪气xié qì

pathogenic factors; evils

邪气

❶受情欲好恶左右之气,与正气相对。《淮南子·诠言》:“循理而动不系于物者,正气也。重于滋味,淫于声色,发于喜怒,不顾后患者,邪气也。”具有丧失道德观念之义,故又说:“小人行邪气。”(同上)“不使放心邪气得接焉。”(《礼记·乐记》)
❷致病之气。《黄帝内经·素问·欬论》认为人“皮毛先受邪气”,邪气入于内则生病。《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说,“精神不能止邪气”,人则生病。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4: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