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汇率的汇兑心理说以人们对货币的主观评价来决定两国货币汇率的理论。由法国经济学家阿夫塔里昂(Afta-lion,Albert, 1874—1956)于1927年在《货币、物价与汇兑》一书中提出。其理论基础是边际效用论。汇率的汇兑心理说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外国货币,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如购买外国商品、对外投资等。这些欲望使外国货币具有了价值基础。由此,外币的价值是由外币供求双方对外币的主观评价决定的。对外币评价的高低取决于使用外币的边际效用。外币的边际效用对每个人是不同的,所以人们对外币的主观评价也有差异,进而影响到外汇的供求。外币供求双方通过市场机制运作形成的均衡点就是外汇的汇率,汇率随着人们的主观评价的变化而不断变动。人们的心理因素确实对外币的供求关系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仅仅用人们的心理因素来解释汇率的变动是不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