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超声波损伤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超声波损伤

人体受超声波振盈造成的损害。超声波对人体的作用主要有:声波传播形成的机械效应;声能被吸收后产生的热效应和人体组织的化学变化。

超声波损伤

大功率的超声波作用于人体,通过机械效应,热效应和化学效应,引起机体内部组织化学结构改变,从而表现出的一系列病理变化。超声波已广泛用于工业、医学、地质和海洋研究等很多方面,小功率超声波在临床上能起到对疾病的治疗作用,然而功率过大则会产生副作用,造成人体损伤,主要表现为头痛、眩晕、睡眠失常,视觉、嗅觉过敏和皮肤感觉异常等。

超声波损伤

超声波损伤

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医学、工业、地质、海洋研究及其它许多方面。现已证明,超声波达到一定强度时对机体有损害。因此,在管理不善、使用不当造成人体损害或在意外事件或用于犯罪目的时,均可能需要法医学检查。
声与超声在本质上都是机械振动,以波的方式在介质内传播,使介质的粒子发生与声波的传播方向相平行或相垂直的振动。前者称为横波,后者称为纵波。在固体中,两种波均存在,但在气体与液体中只可能有纵波。在动物组织内引起效应的波主要是纵波,横波很微弱。介质沿着波的进行方向,出现交替压缩与扩张运动。人耳能听到频率为16~20,000Hz (每秒振动一次称为1Hz) 的声波。频率超过20,000Hz的波即为超声波,其最高频率是1013Hz。
超声波对生物组织的作用有:
❶机械效应。声波在快速传播的过程中波峰与波谷引起了组织内强大的压力差,可使细胞胶体发生物理性离解,伴有亚显微的腔隙形成。
❷热效应。声能被吸收后可转变为热能,由于各种组织对声波的吸收系数不同,故超声波对不同组织具有选择性加热作用。当机体接触超声波30秒钟后,肝的温度可上升9℃,脂肪的温度可上升25℃。动物坐骨神经受超声波作用时,神经本身温度上升较其上层软组织为高;由于骨组织的吸收系数极高,故较其周围组织温度升高为多。各组织间界面升温较为显著,如当超声波从皮肤向下通过脂肪、肌肉及骨组织时,除了骨温度升高显著以外,骨组织与其毗邻组织间的界面温度升高亦很显著。其原因是,当声波达骨界面时,部分纵波转变为横波,而软组织对横波的吸收系数比纵波吸收系数高几个数量级。
❸化学效应。包括氧化现象、对复杂分子的分解聚合作用、蛋白质变性、使某些酶非活化、芳香族氨基酸环的破裂等。
医学上用于诊断的超声波,平均强度是0.04w/cm2,对人及实验动物未发现有害的生物效应,至于是否具有远期的损害作用,目前尚不清楚。治疗剂量超声波其强度约3w/cm2,对组织有损害的主要是热效应,其损害程度决定于温度升高的程度。此外,超声波的机械作用和化学作用也可以引起组织损伤。
将悬浮于液体介质中的单细胞生物放在中等强度的超声波声源旁,则细胞浆内出现空泡,细胞器被破坏。用声强2w/cm2,频率1MHz的超声波连续作用2分钟,则小白鼠腹膜上发生点状出血。声强为1w/cm2,频率0.24~4MHz超声波作用,可使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分子从其中间部分断裂,使平均分子量从107下降至0.25×106。声强为30~1500w/cm2的超声波作用可引起神经细胞不可逆损害。声强12w/cm2的超声波可使鼠的肝实质发生坏死; 声强50w/cm2的超声波作用4秒钟,可使小白鼠发生瘫痪; 声强200w/cm2的超声波作用15秒钟可引起小白鼠皮肤坏死; 用声强500w/cm2的超声波照射肿瘤,可选择性地使肉瘤与癌细胞破坏、崩溃。肿瘤组织中有许多界面,加强了超声波的热效应。大剂量聚焦超声波除可破坏神经瘤外,还可破坏其它病变组织,如破坏帕金森氏症与疼痛剧烈患者的脑组织,以减轻症状; 破坏耳前庭装置,消除美尼尔综合征的症状。用声强为1700w/cm2,频率为2.7MHz的超声波照射有髓鞘的神经0.25秒钟,可引起神经纤维的微小损害,若作用时间延长,则将发生横截面比声束大3~5倍的神经病变。
法医学鉴定超声波损伤要根据有接触超声波的历史;有上述组织损伤; 排除了其他暴力损伤或原有的疾病。

☚ 放射性损伤   激光损伤 ☛
0000777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8:4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