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诗经·鸡鸣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诗经·鸡鸣鸡既鸣矣, “听见鸡叫唤啦, 朝既盈矣。① 朝里人该满啦。” 匪鸡则鸣,② “不是鸡儿叫, 苍蝇之声。 那是苍蝇闹。” 东方明矣, “瞅见东方亮啦, 朝既昌矣。③ 人儿该满堂啦。” 匪东方则明, “不是东方亮, 月出之光。 那是明月光。” 虫飞薨薨,④ “苍蝇嗡嗡招瞌睡儿, 甘与子同梦。⑤ 我愿和你多躺会儿。” 会且归矣,⑥ “可是会都要散啦, 无庶予子憎⑦ 别叫人骂你懒汉啦! ” (余冠英译) 【注】 这首诗的题材和写法都相当新颖独特。它写的是一对夫妇床笫间的私房话,全篇都由对话组成。在《诗经》中,通篇都是人物对话的还有一篇《女曰鸡鸣》,所写情景与此类似,但重点在表现夫妇间琴瑟般的和谐,此篇则重在表现夫妻间对参加朝会的矛盾态度。而在这似乎不一致的对话中却又溢出一分令人解颐的幽默情趣来。这一点,或许正是这首诗独特的艺术魅力所在。 首章写妻子之“催” 与丈夫之“推”。鸡啼喔喔; 蝇飞嗡嗡,声音本不相似。这显然违反生活常识的回答,正活现出丈夫是在半睡半醒的迷胡状态中半真半假地找一个不成其为借口的借口。妻子对此似乎予以默认。一、二章之间的空隙正是沉默中流逝的时间。次章已从 “鸡鸣”推移到天明,妻子以“朝既昌矣”再次催促,丈夫则以“月出之光”来搪塞。这自然也是明知故说。这一催一推的结果,仍是妻子默认,时间继续流逝。三章开头两句,象是丈夫在迷胡状态下一半是装傻、一半是温爱的痴话、情话。妻子这会似乎真正有些着急了,因为时间已经推移到“会且归矣”。但情急中流露的也还是温爱,怕他因为留恋床第而遭人议论。 从毛传起,许多注家都认为这是一首“刺”诗: 或以为讽刺国君荒淫怠政,或以为讽刺官吏留恋床第。详味诗情诗趣,不如说它是一首表现夫妇情爱的诗更为切当。表面上看来,丈夫留恋床第,妻子催促上朝,态度有别; 实际上,丈夫是半真半假地寻找藉口,妻子是半嗔半爱地迁就默许。三章之间的无字处,有时间的推移,也有温柔缱绻的情意,所谓“无字处皆诗也”。作者对这对夫妻,也许有那么一点小小的调侃 (通过人物对话透露出来) ,但正是这种善意的调侃,溢出一种富于人情味的幽默情趣。 钱钟书先生在谈到这首诗时说: “莎士比亚剧中写情人欢会, 女曰:‘天尚未明; 此夜莺啼,非云雀鸣也。’ 男曰: ‘云雀报曙,东方云开日出矣。’ 女曰: ‘此非晨光,乃流星耳。’ 可以比勘。”情事如此相似,正说明东西方的有情人心同此理,也证明这首《鸡鸣》是以幽默情趣来写男女情爱,而不是严肃的政治讽刺。汉儒用那一套功利主义的美刺理论来解说情诗,不免把诗情诗趣都破坏了。这首诗纯写夫妇床第私语,不但人物声口毕现,而且富于谐趣,全篇风格,不妨用“昵而不亵”一语来概括。 《诗经》·《鸡鸣》“鸡既鸣矣,“公鸡喔喔已叫啦, 朝既盈矣。”上朝官员已到啦。” “匪鸡则鸣,“这又不是公鸡叫, 苍蝇之声。”是那苍蝇嗡嗡闹。” “东方明矣,“东方曚曚已亮啦, 朝既昌矣。”官员已满朝堂啦。” “匪东方则明,“这又不是东方亮, 月出之光。”是那明月有光芒。” “虫飞薨薨,“虫子飞来响嗡嗡, 甘与子同梦。”乐意与你温好梦。” “会且归矣,“上朝官员快散啦, 无庶予子憎!”你我岂不让人恨!” 本诗的主题,《毛诗序》以为是“思贤妃”,说:“(齐)哀公荒淫怠慢,故陈贤妃贞女夙夜警戒相成之道焉。”宋朱熹《诗集传》则以为是直接赞美贤妃,谓其“言古之贤妃御于君所,至于将旦之时,必告君曰: 鸡既鸣矣,会朝之臣既已盈矣,欲令君早起而视朝也”,“故诗人叙其事而美之也”。而宋严粲《诗缉》以为是“刺荒淫”,清崔述《读风偶识》以为是“美勤政”,清方玉润《诗经原始》以为是“贤妇警夫早朝”。本文则认为此诗只是表现一对贵族夫妇私生活的情趣。全诗以夫妇间对话展开,构思新颖,在《诗经》中是别开生面的。姚际恒说:“愚谓此诗妙处须于句外求之。”(《诗经通论》)本来这对夫妇的对话是非常质朴显露的,谈不上有什么诗味妙语,只因为有的类似傻话、疯话,叫人会心发笑,包含着“无理见趣”之妙。古制,国君鸡鸣即起视朝,卿大夫则提前入朝侍君,《左传·宣公二年》载赵盾“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即是。本诗开头写妻子提醒丈夫“鸡既鸣矣,朝既盈矣”,丈夫回答“匪鸡则鸣,苍蝇之声”。想来鸡啼、苍蝇飞鸣古今不会大变,如非听觉失灵,何至二者不分!从下面二、三章妻子所云“东方明矣”、“会且归矣”,可知当是鸡鸣无疑,而丈夫把“鸡鸣”说成“苍蝇之声”,是违背生活常识的,当然“无理”。但如果我们换一角度理解,看作是丈夫梦中被妻子唤醒,听见妻子以“鸡鸣”相催促,便故意逗弄妻子说: 不是鸡叫,是苍蝇的声音,表现了他们夫妇间的生活情趣,不是别有滋味吗?“反常”而合乎夫妇情感生活之“道”,这正是姚氏所指出的妙在句外。下两章时间由鸡鸣至天亮,官员由已上朝至快散朝,丈夫愈拖延愈懒起,故意把天明说成“月光”,贪恋衾枕,缠绵难舍,竟还想与妻子同入梦乡,而妻子则愈催愈紧,最后一句“无庶予子憎”已微有嗔意。表现夫妇私生活,可谓“真情实境,写来活现”(姚际恒《诗经通论》)。今人钱钟书《管锥编》赞赏此诗“作男女对答之词”而“饶情致”,并说:“莎士比亚剧中写情人欢会,女曰:‘天尚未明;此夜莺啼,非云雀鸣也。’男曰:‘云雀报曙,东方云开透日矣。’女曰:‘此非晨光,乃流星耳。’可以比勘。”这可作为中西比较文学的一段佳话。 本诗句式以四言为主,杂以五言,句式错综,接近散文化。押韵亦有其特点,头两章四句皆用韵,而首句与次句韵脚同在第三字,而末尾是语助词“矣”,也算韵,王力先生称这为“富韵”。另外第一、二章首句与第三句韵脚同字。第三章则是第一、二、四句押韵,也可见本诗用韵富有变化。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