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外部性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外部性Externalities指在涉及买方和卖方的市场交易中未被定价但作用于第三方的影响力。当收益溢出给第三方时,是正影响; 当成本施加于第三方时,是负影响。外部性通常是政府采取干预行为的正当理由: 即鼓励正外部性的生产,禁止或遏止负外部性的生产。当外部性存在时,将会影响买卖双方的决策。如果一个商品或一项服务的成本没有完全包含在价格中时,它将被过度生产; 同样地,商品的价格不能完全反映它给社会带来的全部收益时,它的生产将不足。经济学家认为,这两种情况将扭曲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产生低效率。教育经常被认为是具有正外部性的典型例子。虽然教育的收益人是被教育的个人,他付费并享受受教育的权力,但社会作为一个整体也因为其有教养的公民而受益: 如社会生产率和政治参与率的提高。外部性的概念使政府有充足的理由生产、资助或补贴教育。污染是负外部性的典型例子。假如个人或公司将当地的空气或水作为排放废气废物的场所,他将给下游或下风向的公司或个人施加成本,包括疾病、生产率下降乃至丧生。如果政府不进行干预,商品的购买者没有负担全部的成本,从而产生过度生产的低效率。著名的科斯定理认为,当外部性存在时,如果牵涉的双方能以零成本进行谈判,则资源的扭曲配置就不会发生。在某些情况下,如大片地区被污染,组织谈判的交易成本非常高,政府的干预就是合适的。政府干预的成本也很高,却未必会比自由的市场经济更好地解决问题。经济学家哈丁 (Garrett Iiardin) 曾提出警告,如果个人不把他们的行为对他人的损害考虑在内,将会带来潜在的灾难。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这种行为在全国乃至国际上的影响:酸雨,臭氧层破坏,砍伐森林,河流盐度增高和其他环境效应将产生长期的影响,而人们才刚刚开始意识到这种影响并试图解决它。如何解决外部性的问题还没有完美的答案。考虑如何解决外部性问题时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分析政府干预的收益一成本又要考虑谁收益谁受损的价值判断问题。 外部性又称“外部化”、“外在性”、“溢出性”、“外在影响”、“外部效应”、“外部问题”、“相邻效应”、“外差因素”、“外溢因素”等。当某个企业的经济行为(或者某个人的消费行为),经过非价格手段,直接地、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其他企业的生产(或者其他人的效用),并且成为后者自己所不能加以控制的情况时,对前者来说就存在着外部性问题。例如,一个企业的生产活动(或者某个人的消费行为)所产生的污染,对周围企业的生产和周围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危害,就是明显的外部性的例子。 外部性 外部性Externalities即 “外部效应”。 ☚ 外部效应 排他原则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