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謫zhé

古代官吏因罪被降職或流放。《文選》賈誼《弔屈原賦》序:“既已謫去,意不自得。”《漢書》、《史記》作“適”

“谪”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謫、讁{}6723愤怒地斥责;责备。古方言。《方言》第三:「~,怒也。」晋郭璞注:「相责怒也。」《方言》第十:「~,过也。南楚以南凡相非议人谓之~。」《左传・桓公十八年》:「公~之。」
古代名物 > 刑罰類 > 刑名部 > 徒流 > 謫
謫  zhé

亦作“適”,亦稱“謫戍”。刑罰名。將犯人發配到邊疆戍守。始於秦,漢代沿用,直至明、清。《睡虎地秦墓竹簡·司空律》:“百姓有母及同生爲隸妾,非謫罪也而欲爲冗邊五歲,毋償興日,以免一人爲庶人,許之。”《史記·秦始皇本紀》:“三十三年,發諸嘗逋亡人、贅婿、賈人略取陸梁地,爲桂林、象郡、南海,以適(謫)譴戍。”《漢書·鼂錯傳》:“秦之戍卒,不能其水土,戍者死於邊,輸者僨於道。秦民見行,如往棄市,因以謫發之,名曰‘謫戍’。先發吏有謫及贅婿、賈人,後以嘗有市籍者,又後以大父母,父母嘗有市籍者,後入閭,取其左。”《漢書·武帝紀》:“發謫戍屯五原。”

謫zhe

D686
“谪”的繁体。

謫zhé

Z105
“谪”的繁体。

〖謫〗 粵 zaak6〔擇〕普 zhé

❶ 譴責,責備。許慎《說文解字》:「〜,罰也。」左丘明《左傳.成公十七年》:「國子〜我。」
❷ 貶謫,被貶官,降職。范仲淹《岳陽樓記》:「慶曆四年春,滕子京〜守巴陵郡。」
❸ 缺點,過失。李耳《道德經》:「善言無瑕〜。」(瑕:玉石上的斑點,比喻缺失。)

謫()


龐履温碑,唐
公整其銜策,謫其權豪。

浯溪記,唐
余自郎州刾史以奉法不謹,謫佐於道。

劉阿延墓誌,唐
吾負神明,謫汝何速。

苑玄亮墓誌,唐
公以忠見謫,思賈誼之長沙; 地隣汨羅,弔屈平於湘水。
《説文》: “謫,罰也。从言啻聲。”
《左傳·成公十七年》: “國子謫我。”杜預注: “謫,譴責也。”字亦作“讁”。《詩經·邶風·北門》: “我入自外,室人交遍讁我。”毛傳: “讁,責也。”睡虎地秦簡中“謫”皆用 “適”。《秦律十八種·司空》: “非適(謫)罪殹(也)而欲爲冗邊五歲,毋賞(償)興日。” “謫”、“讁”是“適”的後出分化字。
从啻之字手書易形訛爲从商,唐代劉阿延墓誌是其例。這種錯誤亦見於傳世文獻。《潛夫論·交際》: “夫處卑下之位,懷 《北門》之殷憂,内見謪於妻子,外蒙譏於士夫。”“謫”同樣訛作“謪”。“謪”本音shāng ,是别一字。
馬王堆漢墓帛書假“啇”爲“謫”。《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九主》: “伊尹暨(既)明八啇(謫)之所道生,請命八啇(謫)□。”

☚ 譴   讓 ☛
0000079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6: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