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误差的来源和种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误差的来源和种类 测量是测量人员用测量设备使被测量获得量值,此时测量人员在一定环境中按一定方法工作,因此按来源误差分为: 1.设备设差:如仪器量值不准,量值变化,仪器调整得不是理想的水平或垂直位置等引起的误差; 2.环境误差:由于各种环境因素与要求的标准状态不一致而产生的误差,如温度恒温不良,电磁屏蔽不良、振动(大地微震、外界物体移动引起的振动)等都会引起这种误差; 3.人员误差:由于测量人员技术水平、个性、生理特点或习惯等引起的误差,如对准目标不准等; 4.方法误差:由于测量方法不十分完善,特别是忽略和简化等引起的误差。如数学模型对实际的近似等。 为便于分析,将误差归为: (1)随机误差 在对同一量进行多次测量时,测量误差可大可小、可正可负的误差。 (2)系统误差 在对同一量进行多次测量时,保持恒定或以可预知方式变化的误差。 (3)综合误差 测量中各种误差来源产生的误差合成得到的误差。 (4)粗大误差 明显超出规定条件下预期的误差,亦称粗差。 可以用精度反映测量结果中误差大小的程度,误差小的精度高,误差大的精度低。 精度又分为: 精密度: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多次测量时,所得结果之间的符合(一致)程度; 正确度:测量结果与真值的接近程度; 准确度:测量结果的符合及与被测量真值的接近程度; 准确度常称精确度。 通常所说测量精度或器具精度,一般是指精确度(准确度),而并非精密度。实际上,精度已成为精确度(准确度)的简称。有人认为精度是精密度的简称,这若仅对精密度而言,是可以的;但若对精密度、正确度、准确度三者而言,则不如是精确度的简称或者本意即指精确度更为合适。 精度、精密度、正确度、准确度为定性名词。 【参考文献】: [1]王立吉,计量学基础,中国计量出版社,1988。 [2]BIPM、IEC、IFCC,IUPAC,IUPAP,OIML,Guide to the Expression of Uncertainty in Measurement, ISO,1993. [3]刘智敏,不确定度原理,中国计量出版社,1993。 [4]刘智敏,误差分布论,原子能出版社,1988。 [5]刘智敏,误差与数据处理,原子能出版社,1983。 [6]Liu Zhimin(刘智敏),Measurement Uncertainty and Its Correlation Combination,Proceeding of ISEM, 1993. [7]国家计量总局量值传递处编,计量技术考核纲要,计量出版社,1981。 [8]国家技术监督局审定,刘智敏等编审,全国计量检定人员考核统一试题集第六分册三,误差及数据处理,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