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陕甘宁边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陕甘宁边区

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地区建立的革命根据地。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长征到达陕北后,由陕北和陕甘边两块根据地发展而来,并为中共中央所在地。1937年5月,根据国共两党协议将陕甘宁苏区改为陕甘宁特区,9月正式更名为陕甘宁边区,并成立边区政府。共辖延安、邻县(今富县)、甘泉、延川、延长、安定(今子长)、安塞、保安(今志丹)、靖边、神木、绥德、清涧、吴堡、米脂、葭县(今佳县)等20余县,面积12.9万平方公里,人口200万。首府延安。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党中央一直在边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抗战,边区成为全国抗战的中心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边区军民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建立“三三制”政权,实行减租减息,开展大生产运动和经济、文化建设,开展武装斗争,战胜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打退日本侵略军的数次进攻,1946年蒋介石发动全面进攻后,党中央和毛泽东仍在边区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粉碎胡宗南军队的重点进攻,1950年1月被撤销。

陕甘宁边区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前身为陕甘宁苏区。1937年9月6日正式改名为陕甘宁边区,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辖延安等26个县,面积12.9万km2,人口200万。1949年6月边区政府迁至西安。1950年1月西北军政委员会成立后边区政府撤销。

陕甘宁边区

原为陕甘革命根据地,1935年10月中共中央率红军到达陕北,使陕北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区域。1936年红军西征甘肃、宁夏,扩大为陕甘宁根据地。1937年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改名为陕甘宁边区,首府延安,辖20余县。

陕甘宁边区

抗日战争初期, 由陕甘宁苏区(亦称陕甘宁特区)改称。辖陕、甘、宁3省中的26个县,首府延安。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是敌后抗日根据地及其他人民抗日军队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成为全国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典范。1946年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后,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仍坚持在边区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并领导边区军民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1950年1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撤销。

陕甘宁边区

陕甘宁边区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主要抗日根据地之一。1937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陕甘革命根据地改名为陕甘宁边区,辖延安、延川、安塞、定边、淳化、绥德、米脂等20余县。首府延安,为中共中央所在地,全国抗战的中心。边区建立了 “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减租减息,开展大生产运动和经济、文化建设,进行武装斗争,战胜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击退了日本侵略军的无数次进攻,成为模范的抗日根据地。

☚ 汪伪政权   皖南事变 ☛

陕甘宁边区

全国创建较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东进抗日的出发点。1935年~1948年,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所在地,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大本营。
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员唐澍、谢子长于1927年10月领导了陕西清涧起义,成立了西北工农红军。1928年5月,刘志丹、唐澍、谢子长领导了渭华起义,成立了工农革命军。1931年山西红军游击队西渡黄河,到达陕北清涧,在南梁与刘志丹部队会合。九·一八事变后,谢子长、刘志丹等在保安、安定等地组织红军,并于1932年1月在正宁成立西北工农反帝同盟军。1932年2月,在正宁改编为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谢子长、刘志丹任正副总指挥,高岗任队委书记。1932年10月,依陕西省委决定,陕甘游击队扩编为红二十六军,并由关中进到山区,建立了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根据地。为使红军有更大的回旋余地,1933年底由刘志丹、高岗率领一部分武装进入南梁,建立了南梁根据地。11月,谢子长从华北到陕北,在清涧、安定一带开展游击战争,开辟了陕北根据地。为了统一陕北和陕甘边两块根据地的领导,1934年11月,在南梁召开工农兵代表大会后,成立陕甘区工农民主政府。1935年2月成立中国共产党西北工委和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1935年9月,红二十五军由鄂豫皖经陕南到达延安,与刘志丹、谢子长的红二十六军、二十七军会合,成立了红二十五军团。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将原陕甘边、陕北两个苏区和新发展的苏区统一起来,划分为陕北省、陕甘省和关中、神(木)府(谷)2个特区,4个行政区统一于苏维埃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的领导之下。1937年3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将陕甘宁苏区改为陕甘宁特区。5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延安召开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当时称为“苏区代表会议”)后,陕甘宁边区召开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陕甘宁边区党委会。会后,陕甘宁特区改为陕甘宁边区。7月17日,在国共两党就合作抗日举行的第四次谈判(第二次庐山谈判)中,蒋介石允诺公开承认陕甘宁边区。9月6日,根据国共两党协议,陕甘宁苏维埃政府改为陕甘宁边区政府,并经国民政府行政院第三百三十三次会议通过。11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改为陕甘宁特区政府。1938年1月,又恢复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林伯渠任边区政府主席。
陕甘宁边区管辖的范围,在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前,红色区域北到长城,西到甘肃环县,南临淳化、耀县,东达黄河,游击队活动地区达30余县。国共第二次合作后,1937年12月由国民政府划定陕甘宁边区政府管辖的范围为23个县,即:陕西的肤施(今延安)、甘泉、鄜县,延长、延川、安塞、安定(今子长)、保安(今志丹)、靖边、定边、淳化、旬邑、吴堡、清涧、绥德、米脂、佳县;甘肃的正宁、宁县、庆阳、合水、环县、镇原。此外,以宁夏盐池县的花马池,陕西的神(木)府(谷)区,关中的部分地区,归边区政府直接管辖。全边区南北长近500千米,东西宽约400千米。
陕甘宁边区处于国民党军队的包围中,从1938年12月起,国民党军队不断制造摩擦,蚕食边区,环绕陕甘宁边区建立起碉堡林立的封锁线,甚至出动几十万军队,妄图吃掉边区。但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边区政府依靠八路军留守兵团和广大人民,团结各阶层的抗战力量,巩固和发展了边区政权,粉碎了日、伪、顽的进攻。
1941年11月,边区政府对边区行政区划作了调整,将原23个县划为29个县市,266个区,1549个乡,4个军分区。这个区划,直至抗战胜利。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