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陕甘分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陕甘分治陕西、甘肃两大政区从合到分的演化过程。自从北宋初设陕西路,陕西正式成为一级行政区名称,此后历宋、金、元、明以至清初,“陕西”的概念一直包括今潼关以西、黄河甘青段以东的整个西北地区。但由于地域辽阔,难于统一管理,各个朝代在政区管理和划分上都采取了不同的方法,使陕甘地区的分合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时期。陕西路在宋初只存了很短时间,便被分成了永兴军等五路,后又添置西河路。元代在宋代诸路的基础上设立陕西行省,又把西北地区统一于一个行政区之下,同时设立甘肃行省管理河西地区。明代废甘肃行省,在原陕西行省的基础上设立陕西布政使司,统一管理陕甘政务。但对河西各地常有鞭长莫及之感,所以便于洪武十二年(1379)在甘肃设立陕西行都指挥使司,管理河西之地,辖境相当于原甘肃省的主要地区。陕西行都司与原陕西都司平行,直接受命于中央管辖,从而出现了陕甘分治之端。明中叶以后,陕西境内设立四员巡抚,即陕西、延绥、甘肃、宁夏,统一的陕西布政使司已逐渐失去作用,陕甘分治局面初步形成。清初把陕西布政使司分为左右两个,右布政使移驻巩昌,管辖河西之地及临洮、巩昌、庆阳、平凉四府;左布政使仍驻西安,管辖西安、延安、凤翔、汉中四府及兴安州,形成一省二治的局面。清康熙六年(1667),陕西右布政使司改为巩昌布政使司,左布政使司改为陕西布政使司。两年后巩昌布政使司移往兰州,改为甘肃布政使司,通称甘肃省。至此,陕甘分治最后完成。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