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菘读音s·ong(-),为ong韵目,属eng—ong—iong—ueng韵部。息弓切,平,东韵。 上一条: 淞 下一条: 崧 ![]() ![]() 古代名物 > 穀蔬類 > 蔬部 > 常蔬 > 菘 菘 sōng 亦稱“菘菜”、“白菘”、“心子菜”。即白菜。因其四時常見,凌冬晚凋,猶松之操,故名。種類頗多,通常所見有兩種:一種莖圓厚微青,一種莖扁薄而白。莖葉白青色,花黄,子如芥。《南齊書·武陵昭王曄傳》:“曄留(王)儉設食,柈中崧菜䱒魚而已。”宋·蘇軾《雨後行萊》詩:“白菘類羔豚,冒土出蹯掌。”宋·陶穀《清異録·蔬》:“江右多菘菜,鬻筍者惡之,駡曰心子菜。”元·李孝光《秋晚别業偶成》詩:“行過小橋人住處,短籬清曉𧅰畦菘。”《三才圖會·草木》:“菘菜即白菜,南北皆有之,與蕪菁相類,但梗短葉濶厚而肥。”參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菜一·菘》。 菘 菘sōng蔬菜名,即白菜。《南齐书·周颙传》:“初春早韭,秋末晚~。” 菘*sōngDDBF 常见蔬菜 常见蔬菜白菜:菘(菘菜;白菘) 心子菜 大白菜黄芽菜 ☚ 蔬菜 根茎类蔬菜 ☛ 菘 菘即白菜。我国古代常见蔬菜之一。为我国原产。陕西西安半坡村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中,曾发现一个陶罐里有白菜、芥菜的菜籽,距今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白菜有大白菜、黄芽菜之分。按《广芳群谱》载,北方多以白菜入窖内,不见风日,长出幼苗叶,皆作嫩黄色,脆美无比,谓之黄芽。古人认为菘是蔬菜中的佳品。南朝齐隐士周顒赞美“春初早韭,秋末晚菘”,宋苏轼也曾用“白菘类羔豚,昌土出熊蹯”的诗句来赞美白菜味道之鲜美。古食谱常载有其食法,如袁枚《随园食单》载,“白菜炒食。或笋煨亦可。火腿片煨、鸡汤煨俱可”。 ☚ 苜蓿 金针菜 ☛ 菘sōng《本草纲目》菜部第26卷菘(143)。药名。 菘 菘白菜的古名。因其凌冬晚凋,四时常见,有松树的情操品格,故叫“菘”。菘在国内的种植大约始于新石器时代, 至迟到南朝萧齐时已见于记载,被看作是蔬菜中的佳品。旧说菘仅产于南方, “盖菘之不生北土,犹橘之变于淮北也。”实际上北方同样有种植。宋朝苏颂《图经本草》记载: “今京各种菘, 都类南北。” 大约从元朝开始, 在民间被称为白菜。 ☚ 苽 公田 ☛ 菘sōnɡ (古书上指白菜) Chinese cabbage △菘sōng11画 艹部 古代和今某些地区指白菜: ~菜|晚~。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