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汉堡联邦国防军指挥学院Deguo Hanbao Lianbang Guofangjun Zhihui XueyuanCommand College of German Army,Hamburg
德国著名的综合性军事院校。其前身是高级军官学校,于1810年创建于柏林,是世界上第一所培养军队参谋人员的学校。第一任校长是格哈德·冯·沙恩霍斯特将军。著名军事理论家冯·克劳塞维茨曾在该校任校长达12年(1818~1830年)之久。1859年,该校更名为军事学院。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停办,1935年恢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又被取消,1957年4月1日,在原军事学院、海军学院和空军学院的基础上,建起联邦国防军指挥学院,任务是培养和轮训三军高级参谋人员和中级指挥官。院址原在巴特·埃姆斯,1958年迁至汉堡。1972年,德国对军队训练体制进行改革,根据同类院校合并的原则,将参谋学院和国防学院并入联邦国防军指挥学院,从而成了德国一所综合性的高等军事学府。
联邦国防军指挥学院隶属于国防部。院长为少将军衔,在联邦国防军副总监察长领导下进行工作。学院下设有院务部,训练、理论与研究部,学员部。此外还有院长办公室和一个咨询机构。院务部设主任一人,下辖卫生处和行政管理处等;训练、理论与研究部设部长一人,下辖部直、6个专业教学组和5个专业训练中心;学员部是一级教学组织机构,辖有共同科目训练处、军事专业训练处和专业人员业务训练处。各处设处长1人,直接归院长领导。联邦国防军指挥学院共有教职员工570人。每年平均培训学员2000人。全院分3个系,即基础训练系、军种司令部专业系和总参谋部专业系。
基础训练系:国防部规定,陆海空三军所有军龄在8年以上的上尉军官,都必须轮流接受指挥学院的基础训练,学制为3个月。所学课程为一般指挥理论、参谋业务、社会科学和安全政策等。目的是培训营级指挥官和参谋人员。轮训结束时,要进行结业考试,成绩不及格者可重学一期。学员结业后,根据指挥学院的建议和本人的志愿,由国防部人事局负责,分配到部队任职。基础训练系每年轮训学员3期,每期招收学员250名。
军种司令部专业系:根据规定,在基础训练系结业并工作了一年以上的陆海空三军的校级军官,都必须到指挥学院参加专业训练。学习期限为3个月。主要课程为指挥、训练和后勤业务。目标是培训旅、团级指挥人员和军种司令部参谋人员。学习结束不进行结业考试,但学员可获得一张有评语的证书,记载该学员各科目训练的成绩和总成绩。军种司令部专业系每年举办3期,每期招收学员约200名。
总参谋部专业系:任务是培训总部参谋和高级指挥人员。招收学员的条件是:必须是陆海空三军的校级军官,必须具有坚实的军事基础知识,并需经国防部人事局遴选。总参谋部专业系的学制为21个月,总计为3200学时,其中2200学时用于教学、1000学时用于自学和参观。所学课程包括4个方面:
❶社会科学,约占120个学时。主要学习各大国的外交政策和国家制度,世界政治、经济及军事形势,当前社会潮流、社会经济变化与战争问题。
❷指挥常识,约550个学时。主要内容有各军种的指挥原则、指挥体制、指挥程序和手段,军事地形学,部队管理,军事医学,法律(重点学习军事国际法和德国的基本法)。
❸作战指挥,约1400个学时。陆海空三军学员共同的课程为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史,总体战理论,总体防御,德国军队及外军的主要武器装备和性能,现代军事技术,战时总参谋部的参谋业务。各军种的课程分别组织实施。陆军的教学内容为陆军作战计划,战役战术指挥,旅、师、军的攻防作业和司令部演习;空军的教学内容有北约和德国空军的作战计划,空中进攻与防御,空军师的攻防图上作业;海军的教学内容有海军作战计划,海军作战指挥体系,波罗的海潜艇作战指挥和海军基地司令部演习。
❹参观见学。在第2个训练年度,学员到各军种参观见学,研究大规模作战问题。此外,还参观德国国防部、各军种司令部和北约盟军司令部及其部队。总参谋部专业系每期招收学员95名,其中陆军50人、海军20人和空军25人。另外,每期还招收20名友好国家军队的校官参加训练。学员毕业时,学院要对每个学员作出鉴定,其内容包括:性格特点、智力和身体状况、业务能力、训练成绩、优点和特长、对学员晋升和使用的意见、缺点、弱点及如何克服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