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苹果育种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苹果育种apple breeding研究苹果的遗传变异, 培育苹果新品种的一门科学技术。世界苹果约有8 000多个品种,作为生产上主栽的仅是适合市场要求的少数品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消费水平的提高, 市场对苹果要求的标准也在发生变化, 育成适合当代消费要求的苹果新品种, 是提高苹果商品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 表 1 中国杂交育成的苹果新品种概况
在苹果杂交育种全过程中, 除了必须正确选择亲本外, 由于苹果实生苗结果年龄较晚, 一般需要5~8年才能开始结果, 因而早期鉴定, 预先选择和缩短童期至为重要。生长健壮, 抗性强,茎干和枝条粗壮,节间短, 叶片大而厚, 叶色深, 芽大且饱满的杂种实生苗, 被认为具有栽培性状,能较多地结出大型果实,有较大的结果负载量。与此相反, 树形松散开张, 主干细弱, 枝条稀疏、纤细, 叶片极小形,叶面呈病态,结果迟或结果少, 被认为栽培性状较差, 在苗期就可及时淘汰。苹果的黑星病、赤星病能通过幼叶使植株感病。在幼苗时期接种, 根据发病的情况, 可将感病实生苗淘汰。如果是在温室或人工气候室中培育实生苗,由于能有效地抑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因素, 减少环境对遗传的影响, 可以大大提高选择的效率。为了促使实生苗提前结果,最有效的办法是创造适合实生苗生长的气候、土壤和环境条件, 最大限度地让实生苗尽快生长。曾有试验报道利用温室使实生苗不断生长的方法,把湖北海棠的童龄期从3年缩短到9.5个月。也有人把莱因特(Reinette)苹果苗先种在温室3个月, 然后移到圃地, 48株幼苗中有一株在发芽后的26个月开了花。在常规管理条件下, 采用疏枝、轻剪、长放、环剥、高接或在矮砧上嫁接实生苗等措施, 均可不同程度地促进提早结果。 多倍体育种 苹果的三倍体品种约占栽培品种总数1/10。20世纪30年代曾报导, 在181个栽培品种中,有35个是三倍体。这些三倍体品种多数是自然实生,例如赤龙、大绿、洛岛绿等20多个品种都是自然实生的三倍体, 其中大珊瑚已知是醇露(Winesap)的实生变异。少数品种是杂交产生的三倍体。例如陆奥(Mutsu)是金冠(Golden Del.)与印度(Indo) 杂交育成; 新金冠(Sir Prize) 则是由美国经过四代杂交育成的。苹果的四倍体品种多数是自然芽变产生出来的。如金冠、醇露、旭、花嫁等10余个品种都有四倍体类型。四倍体还可以从三倍体品种的实生苗出现。有人报导从赤龙、伏花皮(Gravenstein)等8个三倍体品种5 694株实生苗中, 出现有148株四倍体, 约占2.6%。用二倍体给三倍体授粉,实生苗中也可出现四倍体。在884株实生苗中有8株是四倍体,出现机率为110:1。瑞典用这种方式培育出第一个四倍体品种阿尔法68(Alfa 68)。此外用秋水仙精处理从帕拉冈(Paragon)和大珊瑚品种也得到了6-3-3和3-6-6的六倍体嵌合体。 辐射引变 用X射线、γ射线、快中子照射果树枝、芽, 可以增加单基因芽变的比例。美国用X射线照射苹果枝条, 获得了科特兰德(Cortland)品种的两个深红芽变; 山岛(Sandow)品种的两个芽变, 其中一个浅色,称多锈;另一个称金锈(Golden Ruseet)。金锈芽变比母本品种的锈色要少得多。X射线的有效剂量,休眠期枝条为300~500伦琴,生长期的芽为2000~4000伦琴,热中子照射剂量为3.9~15.6×1012/cm2。辽宁省果树研究所从X射线照射中获得一个无锈金冠品系和一个矮国光品系。 生物技术 应用离体培养方法,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获得了苹果花粉植株。从1982~1986年期间, 先后得到国光、元帅、赤阳(Rainier)等不同品种的花粉植株。东北农学院(黑龙江省哈尔滨)亦育成了黄太平小苹果的单倍体品种并已经开花结果。 遗传研究 ❶童期。苹果童期的长短, 大多表现连续变异, 由微效多基因控制。苹果在亲本相同的后代中, 凡生长势强的单系常常表现为童期短。苹果的童期与亲本的营养期表现高度的相关性。金冠品种比旭结果早, 以金冠为父本时, 后代中约有一半早期结果, 说明金冠的早期结果习性是细胞质遗传。 ❷成熟期。苹果成熟期属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早熟×早熟的后代大部分早熟;同时产生少部分中熟类型;早熟×中熟的后代绝大部分中熟, 少数晚熟,个别早熟;晚熟×晚熟的后代大部分为晚熟, 部分中熟。 ❸果实大小。苹果的果实大小系受多基因支配呈数量性状遗传。杂种后代的果实大于大果亲本的百分率低, 而小于小果亲本的通常为56%或更多, 后代平均值比亲中值小34%。 ❹果皮色泽。苹果果皮色泽的遗传特点是具有花青素的红色对不具花青素的黄和绿色都是显性;条红对非条红为显性。苹果果皮的底色在未成熟时全是绿色, 成熟时有些仍保持绿色; 有的绿色消退, 变成黄色或白色。彩色的色相主要为条红和晕红。彩色的色调常常受底色的影响而有一定的变化。白底色者常表现为鲜红色; 绿底色者常表现为暗红色; 黄底色者表现中间色。旭、红玉、倭锦(Ban Davis)、红君袖(Red Spy)、菊形(Wagner)、门罗(Monroe)、马空(Maccoun)、科特兰德(Cortland)、赛冰糖(YorkImperial)等品种都具有红对绿或黄的杂合基因。 ❺果实风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甜酸的适当配合。Brown(1975年)分析过100多个苹果品种优良类型,其中大多属于中酸/中糖、中酸/高糖、低酸/中糖。说明只要酸不太高, 糖不太低, 在低酸到中酸、中糖到高糖这个范围内, 两者的适当配合就表现佳美的风味。苹果的糖与酸虽然可以说是一对相对性状, 然而它们的遗传则是相对独立的。糖的遗传属数量范畴, 后代表现为常态分布。其平均值与亲中值相近。酸的遗传比较复杂, 主基因与多基因发生重叠作用。首先中酸或高酸对低酸是由显性单基因控制的; 其次是在中酸与高酸范围内, 都还可分为不同程度的酸度,受多基因制约。大多栽培苹果都属酸的杂合型, 如金冠、红玉、花嫁、橘苹、早生旭、倭锦、菊形、科特兰德、马空。属于高酸同质结合型品种有: 一面红 (Boiken)、阿凯罗(Akero)、西格纳(Signa Tillie)、初笑(Duchess ofOldenburg)、蒙哥马利(Mongomery)、爱巴特(La-nes Prince Albort)、卓别奈。 ❻抗病性。因病源、抗源(种类及品种)不同, 苹果的抗病遗传大体有两种方式: 一为显性单基因遗传; 另一为多基因的数量遗传, 苹果主要病害的抗性遗传如表2。 ❼株型。苹果的短枝型,是株型突变中的一个重要类型。短枝型这个名称是根据许多发生改变性状中最核心的一个性状而命名的。实际上它从生长习性、结果习性、生理生化直到形态解剖都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所以短枝型突变尽管是由一对co基因所控制, 然而这对基因具有很多效应, 是果树中基因多向效应(pleiotropy)的一个典型例子。苹果短枝型的遗传有以下两种方式: a.单基因简单遗传; b.多基因连续变异,现已发现元帅、金冠的短枝型芽变和旭的另外几个短枝型芽变的短枝性状, 都不是由单显性基因控制的, 它们的后代都表现连续性变异。 表2 苹果主要病害的抗性遗传方式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