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花朝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花朝huā cháo农历二月十五为百花生日,称花朝节,又称花朝。司空图《早春》:伤怀同客处,病眼即花朝。 花朝 花朝旧俗以农历二月十五为百花生日,号“花朝(节)。”是人们外出游玩赏花的日子。宋吴自牧《梦梁录》卷一《二月望》:“仲春十五日为花朝节,浙间风俗,以为春序正中,百花争望之时,最堪游赏。”然因地域气候不同,各地花朝节日也不尽相同,有以二月初二或二月十二为花朝节者。宋毛滂《忆秦娥》二月二十三日夜作词:“夜夜,夜了花朝也。……明朝花落知多少,莫把残红扫。愁人,一片花飞减却春。”是以二月二十四日为花朝节。上巳 农历三月三日。古人在三月上旬的巳日。临水边举行修禊仪式,以祓除不祥,故称“上巳节”。《韩诗外传》载:“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于秦洧两水之上,执兰幡抬魂续魄,拂除不祥。”《后汉书·礼仪志》:“三月上巳官民皆结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三国魏开始,但以三月三日为节,不复用巳日。(见《宋书·礼志》)其后,民间于修禊活动外,又加上曲水流觞等活动,上巳渐成为人们踏春宴游的节日。《梦梁录》:“三月三日,上巳之辰。曲水流觞故事,起于晋时。唐朝赐宴曲江,倾都禊饮踏青,亦是此意。右军王羲之《兰亭序》云。暮春之初修禊事也,杜甫《丽人行》云:‘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形容此景,至今令人爱慕。”宋代“兼之此日正遇北极佑圣真君圣诞之日,”人们还纷纷举行庆祝活动,设谯祈恩,酌水献花,十分热闹。上巳节,妇女有收荠菜花驱虫之俗。宋赞宁《物类相感志》云:“三月三日收荠菜花,置灯檠上,则飞蛾蚊虫不投。”秦观《踏莎行·上巳日过华严寺》词云:“东风不管倦游人,一齐吹过城南寺。沂水行歌、兰亭修禊,韶光曾见风流士。而今临水漫含情,暮云目断空迢递。” ☚ 春社 寒食 ☛ 花朝旧俗以农历二月十五日为百花生日,号花朝节,又称花朝。花朝因是百花争望之时,最堪游赏,司空图《早春》:“伤怀同客处,病眼即花朝。” 花朝旧俗以夏历二月十五日为“百花生日”,称之“花朝节”,又称“花朝”。一说为二月十二日,又说为二月二日。宋吴自牧《梦梁录·二月望》:“仲春十五日为花朝节,浙间风俗,以为春序正中,百花争望之时,最堪游赏。”《广群芳谱·天时谱二》 引 《诚斋诗话》:“东京二月十二日曰花朝,为扑蝶会。”又引 《翰墨记》:“洛阳风俗,以二月二日为花朝节。士庶游玩,又为挑菜节。” 花招;花朝◉ 花招huāzhāo (~儿) 名 春光 春光春序 霆曦 迟光 迟晖 韶光(~遍野) 韶华 韶光 ☚ 春意 秋景 ☛ 某月某日 某月某日一月初一:春元 元旦 元日 元春 元正 元辰 元朔 正朔 正辰 春旦 正旦 正朝 正日 王正 新正 新元 新吉 月吉 岁朝 三朝 三始 端日 鸡日 大年初一 另见:节日 日 ☚ 称天数 日期 ☛ 各种早晨 各种早晨春天的早晨:春晨 春旦 ☚ 天亮时 白天 ☛ 花朝 花朝农历二月十五日为百花生日,故称之为花朝节。由于各地气候及自然条件的差异,花信或早或迟,所以也有将二月初二或二月十二定为花朝节的。宫廷花朝节以清代最为隆重,其庆典活动通常于颐和园举行。届时,太监将红色和黄色绸料剪成条状,皇后、妃嫔用红、黄绸带系于牡丹花上,宫眷、太监以红色绸带系于树枝上,于是满园彩绸飞扬。庆典高潮是上演有关花神庆寿的戏曲,慈禧太后曾多次亲临观赏。 ☚ 元宵 人日 ☛ 花朝又称“花朝节”。旧时习俗以夏历二月十五日为“百花生日”,故称是节。《梦粱录·一》:“仲春十五日为花朝,……最堪游赏。”也有一说花朝为十二日,或为初二日。《广群芳谱·天时谱·二月》引《诚斋诗话》:“东京二月十二日曰花朝,为扑蝶会。”又引《翰墨记》:“洛阳风俗,以二月二日为花朝节,士庶游玩。” 花朝hua zhaoFlower’s Day(birthday of flowers,the 12th day of the 2nd lunar month)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