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儒家伦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儒家伦理

指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丘所创立、后经孟轲、朱熹等发展的儒学道德体系。其学说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注重人的本体道德形而上学研究,提出性命、心性之学。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变化,“性相近,习相远也”;但在某些先天禀赋如思想能力方面则是难以改变的,他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战国时孟子提出人性本善论,认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仁等作为人的道德属性先天地内在于人的心理活动中,“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荀子则提出人性本恶论,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主张用礼法使人的恶性得到禁治,最后“化性起伪”,归“合于善”。汉儒董仲舒提出性三品,将人性依据人的情感的多寡分为三等;扬雄提出“性善恶混”说。宋儒朱熹认为“性者,心之理”(《朱子语类》卷5)。(二)注重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道德规范化,提出仁学和礼学。孔子提出“仁”,认为仁即“爱人”。达到仁的人有知,“未知,焉得仁?”有勇,“仁者必有勇”。仁的具体德目都是个人美德,包括恭、宽、信、敏、惠等。实行仁的方法称为“忠恕之道”。其原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孟子以心性规定仁,认为“仁,人心也”(《孟子·告子上》)。其实是奉敬亲友,“仁之实,事亲是也”(《孟子·离娄上》)。宋儒二程以仁为本体,“仁者体也,义者用也”(《二程遗书》卷4),“仁是本也,孝悌是用也”(同上书,卷18)。孔子以礼为人的社会生活的根本,是社会等级秩序,“不学礼,无以立”。“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荀子认为礼的社会作用是确定人的社会名分等,“分莫大于礼”(《荀子·非相》)。分别是指“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荀子·礼论》)。儒家的礼学主张实行道德社会生活,至汉儒提出“三纲五常”之说,成为中国古代国家生活中的重要道德原则。(三)注重美德,轻视利益,提出重义轻利思想。孔子提出“见利思义”、“见得思义”,认为“君子义以为质”(《论语·卫灵公》)。小人则重利轻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孟子主张以义得利,而保利弃义的人,“谓之至贼”。孔孟还主张为了恪守道义,不惜“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荀子认为人应该有生死由乎义的“德操”。宋儒将义利之辨视为道德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程颢认为,“大凡出义则入利,出利则入义。天下之事,惟义利而已”(《语录十一》)。陆九渊说: “凡欲为学,当先识义利、公私之辨”(《与包敏道书》)。(四)注重人的发展方面的道德化,提出道德修养理论。孔子倡学礼,提出“不学礼,无以立”的主张。孔门弟子提出内省、内自讼、见贤思齐等修养方法。孟子则提出“自反”,认为修养过程是“求放心”、“修身以俟之”。将孔子的“立”发挥为“立命”。宋儒程颐认为,“古之学者为己,其终至于成物;今之学者为人,其终至于丧己。学也者,使人求于内也;不求于内而求于外,非圣人之学也”(《宋元学案》卷15)。朱熹认为,“反之者,修为以复其性而至于圣人也”(《孟子·尽心上注》)。杨时主张“学至于圣人”(《龟山集》卷11)。明儒、王守仁认为修养先行清整心体,他说:“学者欲为圣人,必须廓清心体,使纤翳不留,真性始见,方有操持涵养之地”(《与黄绾论学书》)。(五)注重道德人格,提出圣人、君子、小子等人格分层理论。孔子认为合乎仁的人为君子,“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论语·里仁》)。君子为道不偏为器,他说: “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圣人则是最高人格。《论语·雍也》:“子贡曰: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当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孟子则推孔子为“圣人”。荀子认为,圣人是知尽人伦和能为道德立法的人。他说:“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荀子·性恶》)。宋儒朱熹认为圣人是通化之人,他说:“圣者指大而化之”(《论语章句集注》)。(6)注重政治与道德的关系,提出德政、仁政理论。孔子提出德政,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主张重德轻刑,“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同上书)。孟子提出仁政,反对霸政。主张“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荀子提出礼政,认为“礼者,治辨之极也,强国之本也,威行之道也”(《荀子·议兵》)。宋儒有王霸之辨。朱熹主张尊王贱霸,陈亮主张王霸并用,只要君王“德在生民”。儒家伦理是儒家学说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主干。受到历代统治阶级的重视,并被确定为国家的官方道德。自18世纪传入西方,受到西方思想家的重视。儒家伦理在亚洲地区也有广泛影响,特别是对日本、朝鲜、新加坡、越南等国的影响尤大。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0:5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