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艇作战指挥系统jianting zuozhan zhihui xitongshipborne combat commandsystem
依照给定的作战原则,帮助指挥官拟定作战方案、分配武器和给出目标指示的数据处理系统。亦称舰艇指挥控制系统。在不同国家,基本功能相同的系统有不同的名称。有些系统可兼有武器控制功能。用于作战指挥的决策支持系统一般分成两类:一类为指挥支持系统,用于帮助制定和执行较长时间的作战计划,它是编队级指挥系统;另一类为作战管理系统,用于进行威胁判断和武器分配,即舰艇作战指挥系统。广义上讲舰艇作战指挥系统可包括上述两类系统。
舰艇作战指挥系统一般由计算机、目标录取设备、显示器和无线电数据链设备组成。系统可将各种探测设备(搜索雷达、声纳和电子侦察设备等)提供的作战情报、通过数据链从编队舰艇和飞机接收的情报(编队级系统可通过海军C3I系统掌握大区域的情况)及来自本舰导航设备和武器系统的有关数据汇集进行综合处理和显示;系统可计算目标的运动参数,实时显示战场态势,判断目标的威胁程度,选择打击目标,优选作战方案,辅助指挥人员对本舰或舰艇编队实施作战指挥;系统还能按打击目标分配武器,协调和控制作战过程。
1962年,美国的舰艇作战指挥系统——海军战术数据系统(NTDS)装舰使用。到1989年,美国有151艘舰装备了NTDS。法、意、英、荷等国水面舰艇上的这种系统大多借鉴了美国的技术,并有新的发展。西方国家都重视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并重视采用统一的战术数据链以及由预警飞机传送战术信息。增强型“旗舰数据显示系统”(FDDS)是美国的一种新型编队级指挥系统,1989年在“萨拉托加”号航母上服役。英法也开始有新型的这类系统装舰。潜艇作战指挥系统一般与武器控制系统结合在一起。美国新一代的ACDS-1型舰艇作战指挥系统已装舰试验,并计划装备大中型舰,用以更新NTDS。该系统采用新的软件和工作站。它可与海上编队C3I系统连接,大大扩展了系统监视范围。中国首制的作战情报指挥中心于1980年装舰完成了海上试验。80年代中后期,中国已研制成具有现代水平的舰艇作战指挥系统。
舰艇作战指挥系统的使用使舰艇传统的指挥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革,指挥员的战位从舰桥或驾驶室转移到作战室,从显控台屏幕上直接掌握作战态势,由作战指挥系统进行辅助决策,可以有效地进行协同作战。新的指挥方式也要求指挥员具有现代化的指挥能力和素质。
作战指挥系统是舰艇作战系统的中心,又是海上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C3I)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战指挥系统效能的提高对增强舰艇作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舰艇作战指挥系统的发展趋向是:体系结构趋向于采用开放的分布式结构,以利于系统的扩展、数据共享和提高生存力;力求采用工作站和“智能”计算机,缩短系统反应时间,提高作战指挥效能;大力开发战术应用软件,提高对指挥人员辅助决策的能力;采用多总线技术、冗余容错和故障诊断技术,提高系统可靠性;以及采用新型显示技术以改善人-机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