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腧穴注射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腧穴注射法

腧穴注射法

腧穴注射法,即是在经络、腧穴或压痛点或皮下阳性反应物上,注射适量的药液,以治疗疾病的方法。通常称“穴位注射疗法”,亦称“水针疗法”。由于应用的药液剂量较常规剂量小,故又名 “小剂量药物穴位注射”。如采用麻醉性药物(如普鲁卡因等)者,则称“穴位封闭疗法”。于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在临床上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注射部位,是根据针灸选穴原则,选取所需穴位; 或触诊所得的压痛点或阳性反应物,作为注射部位。一般多取特定类穴如原、郄、合、背俞和募穴等。也有选用耳穴或耳廓压痛点者。凡是可供肌肉注射的中西药物均适宜于腧穴注射之用。目前临床上多用维生素B1、B12注射液,生理盐水,5~20%葡萄糖,0.25~2%普鲁卡因,加兰他敏,胶性钙注射液,各种组织液以及当归、丹参、元归(元胡、当归)、板蓝根等多种中草药注射液或某些抗菌素等。在局部皮肤按常规消毒后,手持注射器按毫针刺法进针,快速刺入皮下至一定深度,使之得气,若回抽无血,即可将药液注入。推注药液时,可固定针头,也可边注射边退或将针头转变角度,把药液向多方推入。注射的速度,一般对年青体壮、急性病症、实热证,以快速注入较好;年老体弱、慢性病,虚证及过敏者,应该缓慢注入。药液注入后,有少数病人可能发生局部痠胀或全身发热等反应,一般数小时乃至一天,即可自行消失。药物剂量,当根据注射部位和所用药物的常规用量不同而有差异。作小剂量药物穴位注射,以原剂量的1/5~1/2为宜。头面部和耳郭部,每穴注射0.1~0.5m1;四肢与躯干腰腹部,肌肉丰厚处,每穴可注射2~15ml。一次治疗选1~4穴,每日或间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休息3~7天,可行第二疗程。对顽固的慢性病症,疗程可适当延长至20~40次。注射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注意药物的性能、药理、剂量、配伍禁忌、副作用以及过敏反应等。凡使用能引起过敏的药物,必须作过敏试验。在神经干通过的部位作腧穴注射时,如针尖触及神经干,病人会有触电感,要稍退针,避开神经干,然后再注入药物,以免损伤神经。一般药液不宜注入关节腔、脊髓腔和血管内。若药液误入关节腔可引起关节红肿、发热、疼痛等反应; 若误入脊髓腔,有损伤脊髓之可能。在胸腹部注射时,不宜过深,防止刺伤内脏。孕妇的下腹、腰骶部及合谷、三阴交等穴,一般不宜作腧穴注射,以防发生流产。
腧穴注射法,一般多用于治疗腰腿痛,肩背痛,关节炎,软组织捻挫伤,咳嗽,哮喘,支气管炎,肺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胆囊炎,高血压,尿潴留,神经衰弱,三叉神经痛,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症,扁桃体炎,咽喉异物感,肺结核,肝炎,细菌性痢疾等。此外,也有用于临床麻醉者,称为“水针麻醉”或“小剂量药物穴位注射麻醉”。

☚ 电针法   耳针疗法 ☛
0000169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2: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