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nonɡcun liɑnchɑnchenɡbɑozerenzhi

1978年,咸阳地区各县市按照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经济政策中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草案)》和陕西省委《关于认真解决当前农村经济政策中几个突出问题的指示》精神,开始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至1979年下半年,全地区有6249个生产队实行了“包工到组”责任制,占生产队总数的33%。1979年春,中共长武县委在选点调查的基础上,率先在丁家公社直谷大队西嘴生产队试行联产到组责任制,使全队粮食亩产有较大幅度增长。1980年初,长武、彬县等边远山区的少数生产队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和包干到户责任制。2月,中共咸阳地委批转了地区农林办党组《关于农村建立生产责任制意见的报告》,对长武县、彬县实行的责任制给予肯定。7月25日至30日,地委、行署在彬县召开会议,推广长武、彬县的经验。8月,地委作出了《关于放宽农村政策的几条意见》,指出宜林宜牧的社队可以调整为林牧社队,贫困队3年免交公购粮,让群众休养生息,恢复和发展生产,推行各种生产责任制。山区地广人稀、经营落后的贫困队允许包产到户,荒山荒坡可以划一部分给社员种草、种树,地权不变,收益归己。10月25日至30日,地委召开县市委书记座谈会,交流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经验,查找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办法。1981年11月4日,咸阳地委批转地委农工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几个问题的意见的报告》,对社员承包责任田的划分作了具体规定。1982年7月,地委专门组织调查组,对包干到户责任制情况进行调查,并作了充分肯定。随后,包干到户责任制得到迅速发展。9月,咸阳地委为了完善包干到户责任制,抽调2000多名干部分别到各县、社逐队进行落实。至1982年底全地区有97.2%的生产队实行了包干到户责任制。1983年发展到99%。

☚ 农田防护林网型人工植被   农林隙地类草场 ☛
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甘肃农业经营体制改革有了重大突破。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推行,重构了农村经济的微观基础。在推行的过程中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一试验推行阶段。1979年1月中共甘肃省委制定的 《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十个问题的试行规定》, 对当时试验工作起了指导作用,陇东、中部部分地县开始积极探索试验。1981年11月甘肃省委在武威召开河西地区农业生产责任制座谈会后,由河东向河西、由贫困地区向较富裕地区逐步推开, 对全省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到1982年,全省11.16万个生产队,实行各种形式责任制的生产队已占97.81%, 其中包产、包干的生产队达到92.45%。基本上实现了以大包干为主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完善巩固阶段。一方面大力完善各种承包措施,把承包内容从农业扩大到副业、工业、商业、建筑业和运输业等农村经济的各个领域。另一方面,认真解决好“双包”后的遗留问题,做到了 “五个坚持”: (1)坚持完善稳定家庭联产承包制, 解决只承包不联产的问题;(2)坚持“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妥善处理好土地的小调整;(3)坚持完善专业承包责任制;(4)坚持解决好集体提留;(5)坚持进行农村集体资金管理改革。1984年起, 建立和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积极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作为继续完善和提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重点工作,抓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弥补家庭经营的局限性, 优化组合生产要素,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加快政社分设和建立农村经济组织工作。由于后续工作措施扎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才得以巩固和发展, 为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 联产计酬   农村支柱产业 ☛
0000439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8: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