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学研究农村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农村经济是农村中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的总称,包括农村中的农业、商业、金融、交通运输、服务业等部门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 农村经济学Rural Economics研究农村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的科学。 农村经济学学科的理论体系包括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农村资源利用、农村生产部门经济、农村生产的组织和管理、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农村人口与就业、农村居民生活、农村建设等。 农村经济学研究农村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的科学。 农村经济是指包括农村中的农业、工业、商业、金融、交通运输、服务业等经济部门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的总称。 农村经济学以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学科任务是揭示农村经济的性质、职能和规律,阐述农、林、牧、副、渔各业以及工业、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部门的相互关系和特点,以指导农村经济的综合发展和农村的全面建设。 农村经济学体系,广义上包括:农村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农村经济发展史(中国、国外农村经济史),农村经济思想史;农村生产经济学;农村经济管理; 农村建设经济学; 农村人口经济学。狭义上包括: 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及其现状; 农村中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农村社会经济结构; 农村资源利用;农村生产部门经济;农村经济的现代化; 农村生产的组织和管理;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农村人口与就业;农村商品交换; 农村居民生活;农村全面建设等。 农村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实际出发,通过对农村经济采取微观调研与宏观调研相结合的方法,联系农村上层建筑、社会习惯等进行研究,既要联系农村领导体制,也要联系农村历史发展、农村社会关系、家庭与家庭关系、农村婚姻、农村精神变化、农村传统习俗等。最后,还要在研究中与多学科结合,诸如与政治经济学、农业经济学、人口学、系统科学、农村社会学等结合。 “农村经济学”这一名称,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我国学者在八十年代初才提出建立的。它既不同于以农村某一部门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部门经济学,如农业经济学,也不是农村领域各分支经济学的总称,而是阐明整个农村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和农村经济规律及其运用的科学。当然在研究中要吸取农村众多经济学科的成果。 阅读书目:《农村经济》唐启宇、宋希庠合著,世界书局1935年版;《农村经济基础知识》 薛暮桥著,新知书店1937年版; 《禄村农田》费孝通著,商务印书馆1943年版;《内地农村》费孝通著,生活书店1947年版; 《乡土中国》费孝通著,上海观察社1948年版;《农村经济概说》王松霈、王梦奎编著,北京出版社1982年10月版;《农村经济》〔日〕河田嗣郎著,陈大同、陆喜炽合译,卿云图书公司1919年版;《农村经济》〔日〕清水长乡著,张佳久译,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