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核算体系economic accounting system in rural area对一定范围内的农村经济的消耗和经营成果进行记录、计算、对比、考核的制度和方法。包括统计、会计、业务三方面的核算。是社会主义国家管理农村经济的重要方法。 农村经济核算体系的内容有: ❶农村社会再生产条件的核算。包括农村人口数量、分布、人口构成、人口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计划生育、劳动力资源的经济核算, 农村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数量和构成, 农村居民家庭财产、农村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的核算; ❷农村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经济核算。包括工农业产品的产值和产量, 交通运输、建筑、服务等部门的产值和工作量, 分配、再分配, 财政金融, 消费和积累等的核算; ❸农村社会再生产经济效果的核算。包括社会经济效果和企业经济效果的核算, 收入支出、成本利润的核算, 产业结构、经营规模、社会化、专业化经济效益的核算,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的经济效益核算,以及居民物质文化水平及其增长速度、收入支出、消费及其构成的核算, 等等。 再生产条件的核算反映农村经济活动的基本条件和可能达到的规模; 再生产过程核算反映农村经济各部门活动的规模、水平、成果、产值构成以及各部门、各环节之间的相互联系; 经济效果核算表明农村经济活动中劳动投入与产出成果之间对比关系, 反映农村社会生产的效益水平。条件核算和过程核算是效益核算的基础;效益核算则是条件核算和过程核算的归结。三方面相互配合, 协调统一, 构成完整的农村经济核算体系。 搞好农村经济核算, 需要协调统计、会计和业务核算之间的关系, 特别是协调农村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的关系, 防止数出多门、相互矛盾和重复工作。三种核算要有统一的原始凭证和台帐,使其相互衔接,互相利用; 对重要指标的计算口径和方法, 也要有统一的规定,使之规范化, 提高核算资料的通用性。同时,还应该采用先进的核算方法——帐户式和矩阵式的方法。特别是帐户法,不仅可以提高核算数字质量,防止统计数字失实, 还可以更好地掌握农村经济关系的全貌,使农村经济核算体系更好地为农村经济管理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