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周围炎
任何呈慢性病程的充血性、感染性脾肿大及腹膜炎性渗出液、血液所致的脾包膜增厚和脾周粘连,称之为脾周围炎;在我国长江流域一带最常见原因之一,是反复感染的血吸虫病性脾肿大。根据脾周围炎性粘连的性质,一般可分为纤维性和血管性二种粘连。纤维性粘连呈膜状或束状,脾与横膈间有多处空隙,束状粘连带内不含或只含少许血管;而血管性粘连呈网织状,坚韧密集,含有极丰富的侧支循环,严重时脾与膈面、肝、后腹膜广泛地粘成一片。脾周围炎的另一种特殊类型是多发性脾浆膜炎引起的所谓“冰冻脾”,脾包膜犹如覆盖一层冰糖,甚硬,镜下显示无固定结构,染色反应呈透明样软骨状,故亦名软骨样脾周围炎。脾周围炎常引起脾区隐痛、饱满,略有压痛。肿大的脾甚硬,不活动。脾周粘连造成的横膈高位,亦可因感冒、扁桃体炎造成脾包膜肿胀,使脾发生扭转而突发左上腹剧痛。脾周围炎无特异疗法。经常做腹部柔软操、热敷、理疗可减轻疼痛。及时治疗脾肿大。腹部手术时注意清除脾周积液和积血可预防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