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经济效果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经济效果学

研究生产和社会实践经济效果的实现方式、关系及其运动的客观规律。主要内容包括资金、技术、生产力布局、管理体制、结构、发展战略,以及预测和决策等,探讨各种社会劳动消耗的评价和计算方法,不同制度的经济效益比较,确定经济效果的定量原则等。

经济效果学

研究各种社会实践合理性的规律以及计算、评价其合目的性程度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属于综合性的应用经济学科。
经济效果是指对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经济上合目的性程度的评价,也就是指劳动占用和劳动消耗量同得到的劳动成果之间的数量对比。它是衡量人们社会实践经济上得失的重要标志,可以综合反映一个国家或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因考察范围不同,有宏观经济效果(社会经济效果)和微观经济效果;经济实践的经济效果(包括生产实践、非生产实践两类)和非经济实践的经济效果等称谓。在不同的社会里,经济效果评价的性质、内容和目的不同。讲求经济效果,是组织和管理社会主义经济的一条基本原则。
经济效果学的研究领域包括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经济实践”和非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非经济实践”,研究对象是各种社会实践的经济效果理论、方法及其相互关系与控制手段。学科任务是阐明社会与自然诸方面因素对经济效果的影响程度,探讨实现最大经济效果的途径,以达到既定的战略目标。
经济效果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经济效果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如经济效果学的性质、地位、作用,经济效果与有关经济范畴、经济规律的关系,经济效果的两重性在不同社会制度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具体表现,经济效果的特殊研究方法等;(2) 各主要类型经济效果的理论和方法,如物质生产部门的、生产服务部门的、生产管理部门的经济效果的不同特征,事前经济效果研究、事中经济效果研究、事后经济效果研究、追踪经济效果研究的程序与环节等; (3) 经济效果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指标体系,如评价经济效果的客观标准,反映经济效果的数量指标、综合指标、单项指标、实物指标、价值指标等的正确设立,利弊比较; (4)经济效果评价的基本方法和具体运用。经济效果学在阐明劳动耗费和劳动占用的节约程度时,需研究评价经济效果的一般方法——社会科学所采用的抽象法和特殊方法——经济核算方法和综合平衡的方法 (以及与平衡法相联系的规划方法);现代数学方法和计算技术在经济效果评价中的运用问题;系统论、预测、决策方法等。同时,企业的组织体制、劳动者生产技能和劳动生产率情况,流动资金的来源与占用,产品的技术经济指标等,也都是经济效果学研究的内容。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经济效果学有三个特点: (1) 计量的科学。运用现代计算工具和计量方法,对经济效果进行定量研究。经济效果本身是一个量的概念,在经济效果学中也有一整套具有量的规定性的概念。如资金利润率、成本利润率、劳动生产率等。这些,都有理论概念要精确,计算方法要科学的问题。(2)应用的科学。经济效果学虽然是生产力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有理论经济学的成分,但本质上还是一门应用科学。它的主要任务不表现为客观经济规律的发现,而是为经济决策提供各项经济效果指标,为各项经济效果指标的精确确定提供计算的技术、分析的技术以及数学工具、逻辑工具、经验公式等。(3)研究方法论的科学。它类似计算机科学中的软件研究,设计各种程序,寻找对各种社会实践进行经济效果评价的分析、比较方法。
经济效果学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与各部门经济学以及技术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系统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关系密切。由于技术经济学也对资源环境、人口以及生产工具、生产工艺、生产组织、生产过程等进行经济效果的研究,有的也当作经济效果学的同义语。
随着研究的深入,经济效果学有形成许多分支学科的趋势。将出现各部门的经济效果学,如农业经济效果学; 还将出现经济效果理论史学等。
经济效果问题的发端,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时代。那时以最小耗费取得最大利润的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经济原则已经闻名于世。马克思虽然没有把经济效果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基本范畴来探讨,但曾经给予颇大的注意。苏联经济学家是从二十年代末期开始探索经济效果问题的。在工业化时期,经济效果被误解为经济发展的高速度。此后,很少研究这个概念。从六十年代开始,苏联学者对经济效果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到七十年代末,已经能够为国民经济各级管理机构编制社会生产的效果计划制定统一的指标体系。在我国经济效果学是由于光远积极倡导建立的。早在六十年代,他就明确提出了“经济效果”的概念,于光远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和社会主义生产中,经济效果的概念是不同的。因生产目的不同,资本主义生产中的经济效果,不能不是资本家所获得的剩余价值对他预付资本的比例关系,而在社会主义生产中的经济效果,就不能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中获得的使用价值对社会所消耗劳动的比例。他认为,还要抛弃过去习惯的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效果大小的说法,所谓大小是一个比较的观念,要比较就要有一个比较的共同的尺度。所以要有一个同样多的使用价值或同样多的劳动消耗才能比较两种不同情况下经济效果的大小。说一个最少,一个最多,是不能比较的。科学的说法,应改用较大的经济效果就是用较小的劳动消耗取得同样的效果,或说用同样的劳动消耗取得较大的效果。他除了从上述两点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效果的概念作了论述外,还对使用价值量、产品量,劳动消耗量、劳动占用量,以及效果与效益等概念问题和从全社会的角度来考察经济效果等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论述。并于1963年首次给经济效果学下了定义。1979年,他在《经济效果学导论》中,对经济效果学的特点、地位、作用、研究内容等又作了充分的阐述,为这门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我国经济学界在1957年提出讲求经济效果的问题,1959年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1963年前后出现了第一次讨论高潮。1978年后,经济效果问题提到了经济研究的突出地位,各地相继召开经济效果讨论会,陆续出版了一些论文集,使经济效果学这门学科逐步完善起来。
阅读书目:《建国以来经济效果论文集》张同敏等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4月第1版;《论经济效果》该书编写组,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1年12月第1版; 《建国以来有关经济效果文集》 中国经济学团体联合会汇编,中国展望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 《通俗实用经济效果学》该书编写组,科学普及出版社1983年11月第1版; 《论社会主义生产中的经济效果》于光远著,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1版1984年增订。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2: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