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三足圆壶
1984年在江苏省无锡市崇祯已巳二年(公元1129)的一座墓葬中出土,现为江苏省无锡市博物馆所藏。壶高11.3厘米,口径8.4厘米,腹径10.7厘米,大口、束颈、球腹、圆底,底有三乳状足,上有圆弧形盖,圆钮。曲柄、弯流。造型端正,古朴浑厚。盖面浅浮雕四瓣蒂纹。胎体质地温润光洁,于深栗色中闪金黄色斑点,这是用深栗色粗紫砂泥,掺入黄色砂缸土制成,色泽古色古香,肌理特殊,别有韵味。壶柄下有阴刻“大彬” 二字楷书款。此壶为明代宜兴制壶名家时大彬所制,是紫砂茗壶中的佳作。时大彬号少山,是宜兴“陶壶四名家”之 一时朋之子,曾随紫砂壶艺开拓者供春学习。所制紫砂壶在当时享誉极高,有“宜兴妙手数供春,后辈唯推时大彬” 的赞语。他对紫砂的泥料配制、成型技法、造型设计及铭刻皆有深入研究,善用各色紫砂泥,并在紫砂泥中掺杂砂缸土制胎,具有 “砂粗质古肌理匀” 的特点,此壶即是明证。他初仿供春,喜作大壶,后听了文人品茶、试茶的评仪,改作小壶。文献记载时大彬 “凡所制不务研媚,而朴雅坚致,妙不可思”。其制壶巧夺天工,特别是壶盖身吻合得恰到好处,手抓壶盖,能连壶一并提起。从部分传世品和墓葬出土的几件“时大彬”款紫砂壶来看,造型各异,与文献记载相符,证实大彬壶名不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