糳zuò舂米。崔駰《七依》:“乃導玄山之粱,不周之稻,萬糳百陶,精細如蟻。” 糳读音z·uo(ˋ),为uo韵目,属e—o—uo韵部。则落切,入,铎韵。 ❶舂米。 ❷舂过的精米。 上一条: 鑿 下一条: 医 糳{}五7530①名舂过的白米。⑴古方言。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八:「《三苍》注云:『~,精米也。』今江南谓昁米为~。」⑵吴语。浙江宁波〖 〗。②名豆渣和菜做的食品。胶辽官话。山东牟平。1936年《牟平县志》:「豆屑和杂菜㷅之曰小豆腐,亦曰豆沫子,又曰𥹁,音渣,一作~。」③动舂米。吴语。浙江定海、宁波〖 〗。   糳(1次) 犹“舂”。捣碎。~申椒以为粮《章·诵》 糳zuò舂米使其精。《说文·毇部》:“糳,䊪米一斛舂为九斗曰糳。”《广雅·释诂四》:“糳,舂也。”《惜诵》:“糳申椒以为粮。” 糳zuòBC64 <文>精舂的好米: 卜居杂民氓,致养无精~(王禹偁诗)。 糳zuò [书] (舂) pound; pestle 糳舂米。一般是指稻谷去壳的加工过程。《九章·惜诵》:“梼木兰以矫蕙兮,糳申椒以为粮。”水稻是楚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将稻谷加工成大米需借助于工具。在石器时代,人们是用石磨盘和碾棒加工稻谷,到龙山文化时期,出现加工稻谷的另一种工具杵臼。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主要是使用杵臼将稻谷舂成大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