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kuàngwù地壳中天然生成的化合物和自然元素。多为固体,也有液体和气体。 ★矿区 矿砂 矿渣 ★采矿 煤矿 探矿 选矿 矿物kuàng wù地壳中存在的自然化合物和自然元素。1884年姚文栋译《日本地理兵要》卷一:“山阴道东方接畿内北陆道,南方与山阳道相背,北方枕日本海,自东横西合八国,实并有四县五十三郡,茶烟及矿物多。”1899年张大镛《日本各校纪略》:“校中讲堂多至二十余所,此外如动植物学实验室、地质矿物室、机械室、化学实验室准备(豫备试验化学之所)、天秤室、定量分析室(化分时比较分量)、定性分析室(化分时考察其性)、测量机械室、图画机械室、藏书室(书籍甚多,不能悉记),更有发电室,合校所悬电镫皆资于此。” 矿物kuàng wùископ лы矿物 矿物矿(~苗;银~;金~;煤~) 地下埋藏的各种矿物的总称:矿藏 从矿床中开采的或由贫矿经选矿加工制成的砂状矿物:矿沙 含铁的矿砂:铁砂 地壳下有开采价值的矿物:矿产 储藏的珍宝或财富(多指矿产):藏(宝藏) 锡矿和石料:锡石 常见矿物:铝 硇 宕 锂 锆 锡 铅煤 锌 锑 铋 铌 钴华 钼华辉石 硝石 榍石 刚石 滑石 闪石 礞石 燧石 赭石 蛭石 萤石 硇砂 霞石 氟石 钾盐 玛璃 玛瑙 银母 钻石 金刚石 云母:云华 云精 云母的一种:云沙 云砂 云英 云珠云液 云胆 云母粉:云粉 红色或带青色可作染料的矿物:雘(丹雘;青雘) 古代染缯的黑色矿物:磾 矿物名:石英 物质从液态或气态形成晶体:晶(玉~;血~;茶~;墨~) 石英的晶体:水晶 水玉 玉瑛 水晶一类的矿物:碧玉 水碧 (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天然化合物和单质:矿物)
另见:颜料 矿石 开采 ☚ 矿物 岩石 ☛
☚ 沙子 矿物 ☛ 矿物 矿物kuangwu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所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均质体,它们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位。我国古文字中矿作“ ”, 象征采矿之器具,读音为“gong”,仿采矿之音。在西方矿字来源于拉丁文“minera”。矿物在地球上分布非常广泛,目前已知的矿物约3000种左右,绝大多数为固态晶质矿物,液态的(如自然汞)、气态的(如氦)很少,非晶质矿物也很少。人们最常见的矿物只有五、六十种,而构成岩石主要成分的矿物也不过二、三十种。来自地球以外其他天体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称为宇宙矿物或陨石矿物。由人工方法所获得的某些与天然矿物相同或类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称为合成矿物或人工矿物。人类在原始时代就已经开始利用和认识矿物。考古证明,旧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类就已经知道20多种矿物和10多种岩石,到新石器时代人类已经知道40多种矿物。例如在北京猿人的石器中就有石英、水晶、燧石等坚硬矿物和岩石制成的石器;在山顶洞人(旧石器晚期)时期,在死者的周围洒上赤铁矿粉以示祭奠。中国出土的大量夏、商、周各时代的铜铸钟、鼎、盘及陶器等,说明当时已具备了较高的采矿和冶炼水平。战国时代已开始用铁,西汉末年(大约公元前100年)有了较完善的炼铁炉,汉朝以后人们学会用煤、石油、石盐和石膏等矿物。《山海经》(战国之初~春秋之末)是世界上记载矿物最古老的著作,对金、银、锡、白金、磁铁矿、赤铜矿、文石、雄黄、碧玉和白垩等十几种矿物分别列出名称和产地。明朝李时珍(1518~1593)所著《本草纲目》把药用矿物分为金、玉、石、卤四类,总称为金石部,提出161种矿物名称,他介绍了许多矿物的特征及鉴别方法、矿物的产地、产状和治病效用,其中许多矿物名称沿用至今。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记述了当时的各种矿产开采、冶炼和铸造加工方法。 ☚ 地质作用 晶体 ☛ 矿物 矿物Kuangwu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所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均质体。它们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位。我国古代文字中矿作“ ”,象征采矿之器具,读音为“gong”,仿采矿之音。在西方矿字来源于拉丁文“min-era”。矿物在地球上分布非常普遍,目前已知的矿物约3 000种左右,绝大多数为固体晶质矿物,液态的(如自然汞)、气态的(如氦)很少,非晶质矿物也很少。常见的矿物只有五、六十种,而构成岩石主要成分的矿物也不过二、三十种。来自地球以外其他天体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称为宇宙矿物或陨石矿物。用人工方法所获得的某些与天然矿物相同或类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称为合成矿物或人工矿物。人类在原始时代就已经开始利用和认识矿物。考古证明,旧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类已经知道20多种矿物和10多种岩石,到新石器时代人类已经知道40多种矿物。例如在北京猿人的石器中就有石英、水晶、燧石等坚硬矿物和岩石制成的石器;在山顶洞人(旧石器晚期)时期,在死者的周围洒上赤铁矿粉以示祭奠。中国出土的大量夏商周各时代的铜器,说明当时已具备了较高的采矿和冶炼水平。战国时代已开始用铁,西汉末年(大约公元前100年)有了较完善的炼铁炉,汉朝以后人们学会了用煤、石油、石盐和石膏等矿物。《山海经》(春秋末—战国初)是世界上记载矿物最早的著作,对金、银、锡、白金、磁铁矿、赤铜矿、文石、雄黄、碧玉和白垩等十几种矿物分别列出名称和产地。明朝李时珍(1518—1593)所著《本草纲目》提出161种矿物名称,介绍了许多矿物的特征及鉴别方法、矿物产地、产状和治病效用,其中许多矿物名称沿用至今。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记述了当时各种矿产开采、冶炼和铸造加工方法。 ☚ 地壳的化学组成 矿物的形态 ☛ 矿物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组成和结构构造。已知的矿物约有3300种。简单地可分金属矿物和非金属矿物。 矿物miner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