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生物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生物学shēng wù xué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学科。1890年《日本国志》卷三十二:“有小学校,其学科曰读书,曰习字,曰算术,曰地理,曰历史,曰修身,兼及物理学、生理学、博物学之浅者。”1891年傅兰雅辑《格致汇编》第五册《格物杂说》:“凡考究生物学者,应能分辨各物为动为植。”1903年汪荣宝等《新尔雅·释教育》:“研究生物之形态并生物种种之系统次序者,名曰生物学。”1905年刘瑞璘《东游考政录》:“观移时,出历物理学教室、生物学教室、化理学教室、病理解剖实习室、细菌学教室、药学教室、制炼室,皆教员讲解,学生笔受。” 生物学biology又称生命科学。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学科。它分为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分类学、形态学、解剖学、生理学、胚胎学、细胞学、遗传学、生态学等分支学科。其任务是探索生命起源、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研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的规律及其在农业、医学、环境保护、工程技术等领域中的应用。生物学一词系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J.B.Lamarck,1744~1829)和德国博物学家特雷维拉努斯(G.R.Treviranus,1776~1837)于1802年分别提出。19世纪以前,生物学的研究主要局限于描述。1839年细胞学说的创立,1859年达尔文(C. Darwin,1809~1882)《物种起源》的发表和1900年孟德尔(G.J.Mendel,1822~1884)遗传定律的重新发现,使生物学从单纯的观察描述,逐步演变为一门实验性的自然科学。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广泛地引入化学、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生命现象的研究,从个体深入到细胞、亚细胞和分子水平,从静止的观察描述发展到动态的代谢分析。特别是DNA双螺旋结构的阐明,三个核苷酸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联体密码的发现,以及核酸决定蛋白质的中心法则的确立,揭示了生物代谢、生长发育、遗传进化的内在联系,标志着生物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生物学在宏观水平上的综合研究,阐明生物体内各种过程之间,个体、群体与外界环境间相互关系及其调节,对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体系的生产力,森林、牧场和水体等的科学管理,有害生物的防治,自然保护,环境治理,人口控制,新能源的开发等都产生巨大的影响。生物学与数学、物理学、化学、工程技术、哲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相互渗透,促使许多综合性边缘学科的形成和出现,充分显示出生物学成为一门领先科学的趋势。 生物学Biology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传统的生物学把生物分为植物和动物,实际上包括单虫无核原生虫、原生生物类、真菌类、动物类和植物类等五大类,这五大类又隶属于真核生物(有核粘膜的细胞)和无核生物(细胞内无核粘膜质)两个超大类。 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及其本质的科学。从16世纪开始逐渐发展起来。20世纪40年代之后,生物学逐步发展成深入到分子层次的科学。全球现存生物约200万~450万种,已灭绝生物估计至少1500万种。按类群划分,生物学分为动物学、植物学和微生物学3大类;按层次分为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个体生物学、种群生物学4大类;按生命运动所具有的属性、特征或生命过程,可分为形态学、生理学、遗传学、生态学、胚胎学5个学科。 生物学biology系自然科学领域里的一个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的本质及生物起源、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自19世纪细胞学、进化论、遗传定律出现后,生物学飞速向前发展;20世纪生命现象深入到细胞水平、分子水平,特别是DNA结构的阐明,遗传密码的发现,中心法则的确立等,使生物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进化、遗传的内在联系得以揭示,对生命本质的认识进入到分子水平。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如基因工程、生物工程、核酸重组技术的发展等,对生物种的创新、改进,化工生产、工程技术、生物制品生产、疾病防治等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渗透到许多其他学科,形成了众多的边缘学科。 生物学研究生物或生命现象的学科。分支学科众多,主要有形态学、解剖学、进化论、遗传学、细胞学、微生物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动物学、植物学、生理学、生态学等。与医学、农学关系密切,还与某些学科交叉形成各种交叉学科。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