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云纹叶枯病
又称叶枯病。 中国各茶区均有发生,以湖南、湖北、广东、云南、浙江等省较为严重。各主要产茶国也均有分布,以格鲁吉亚、阿塞拜疆、日本发生较重。为害茶、油茶、山茶等。成、老叶病斑不规则形,深、浅褐色相间有波状或云纹状轮纹,后期变灰白色上生灰黑色扁平小粒点。 被害枝条呈灰褐色稍凹陷引起梢枯;果实上病斑呈圆形黄褐色。病原菌Guignardia camelliae(Cooke)Butler,属座囊菌目座囊菌科。 分生孢子盘内有刚毛和分生孢子梗,刚毛针状,基部细,顶端渐细,黑褐色。分生孢子长椭圆形无色单胞,大小14~21μm×3~6μm。子囊果球形,子囊棍棒状。子囊孢子纺锤形无色单胞有1~3个油球,大小10~18μm×3~6μm。兼性腐生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树上或土表病叶中越冬。 翌春环境适宜时形成孢子,借风雨传播,从气孔或表皮侵入,潜育期5~18天。除严冬外,可进行多次再侵染。高温高湿、土层浅,根系生长不良,树势衰弱以及遭受热害的台刈或幼龄茶园发生重。大叶种易感染,小叶种较抗病。 宜深耕施肥、抗旱防冻,必要时喷洒杀菌剂。 1子囊果 2.子囊孢子 3.分生孢子盘 4.分生孢子 5.为害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