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癣针灸治法
牛皮癣,是一种较常见的慢性瘙痒性皮肤病。因患处坚厚粗糙脱屑状似牛皮而得名,主要相当于现代的神经性皮炎。多发于颈项部,衣领拂着则剧,故又称“摄领疮”。本病由风湿热毒蕴郁肌肤所致,或因营血不足,血虚风燥,肌肤失养而成,常因情志失调而加重。在治疗上方法很多,却不能有效地杜绝复发。针灸治疗可缓解痒感或促进患处病变的恢复。
通治法 以祛风止痒为主。选局部穴并配合改善整体情况的某些腧穴,如风府、风池、天柱、大椎、身柱、膏肓、大肠俞、曲池、外关、合谷、委中、血海、风市、足三里、丰隆或三阴交等。前者多用灸法,如艾卷温和灸或艾炷灸、隔姜灸等;后者每次2~3穴多用毫针行泻法,维持中等度针感,留针20~30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一次,10~12次为一疗程。还可以根据瘙痒发作时间特点,嘱病人随时施行自家灸,尽力减少手搔。
辨证论治 一般分为局限性和播散性两种。针灸临床辨证可分为:
风湿化热 病程较短,患处常潮红糜烂,甚至有血痂,舌苔薄黄或腻,脉濡数。治宜疏风利湿清热。选阿是穴并配合足少阳、足太阳和手太阴等经穴,如风池和太渊、阴陵泉、太白等。局部穴可以灸法为主,或针灸兼施,余者用毫针行泻法。另外还可以根据病变部位,配合有关经穴。
血虚风燥 病程较长,患处皮表倾向于干燥,舌苔薄白,脉细弱。治宜养血润燥。取阿是穴、八会穴、手阳明和足太阴等经穴,如膈俞、曲池、血海和三阴交等,针灸兼施。
其它治法 常用者有:
皮肤针法 在膀胱经背俞段皮部和患处用梅花针或辊针施行叩刺或滚刺;患处刺激要重,以微见出血为度,叩刺后可加拔火罐,每日或隔日治疗一次,每次10~20分钟,10~12次为一疗程。
丹药灸法 根据病变范围大小,用特制丹药,一粒或多粒置患部最痒处点燃,火熄后连灰罨于皮面,可每隔三天治疗一次,4~5次为一疗程。丹药配制方法: 硫黄15g,水飞朱砂4.5g,樟脑4.5g,分别研为极细粉末;先将硫黄倾入铜器内置炉火上烊化,次入朱砂、樟脑搅匀,取出用玻璃板压成薄片; 剪成米粒大的小块封贮瓶内备用。腧穴注射法 选心俞、膈俞、肝俞、肺俞等。每点注入维生素B6注射液0.2~0.3ml、隔日治疗一次,5~7次为一疗程。注射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1等注射液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