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真正的社会主义”的论战
马克思、恩格斯为了反对“真正的社会主义”思潮而进行的一场论战。“真正的社会主义”是19世纪40年代流行于德国知识分子中的一种小资产阶级的思潮。其代表人物有卡·格律恩、海·克利盖、莫·赫斯等,又称“德国的社会主义”。主要著作有赫斯的《行动的哲学》、《德国的社会主义》和格律恩的《论真正的教育》等。它企图用德国的特别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意识形态来阐明流传于英、法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文献的思想,作为德国小市民阶层的思想体系,它既反对封建压迫,又惧怕资本主义的发展,把小土地私有制理想化。主张无代价地分给贫困者以小块土地,乃至把无产者变成小生产者;它宣扬一种以“爱”为基础的“爱的共产主义”,鼓吹人类普遍的“爱”;把社会主义的要求同政治运动对立起来,否认在德国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必要性,认为在资产阶级民主运动中,人民群众将一无所有,甚至可能失掉一切。
针对这种只能把工人阶级引入歧途的不折不扣的小资产阶级思潮,马克思、恩格斯进行了深刻的批评和驳斥。在他们的领导和直接参加下,1846年5月11日,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讨论了克利盖在美国的活动问题,通过了《反克利盖的通告》。指出克利盖把共产主义变成关于“爱的梦呓”,大大地损害了共产主义政党在欧洲以及在美洲的声誉,这种荒诞的宣传如果被工人接受,必使他们的意志颓废。批评克利盖把当时美国资产阶级的土地改革运动说成是全人类的社会主义事业。《通告》还批评克利盖关于平分土地的梦想,指出他所反映的只是业已破产的小企业主、手工业主和无地农民的愿望,而绝不是共产主义工人的意愿。布鲁塞尔通讯委员会把这份《通告》分发给了德国、法国、英国的共产主义者,并寄给克利盖一份,让他在《人民论坛报》上登载。《通告》发表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得到了巴黎、科伦和德国其他一些城市中正义者同盟的支持。这时,克利盖仍坚持错误,并与魏特林结伙,继续写文章为自己辩护,诽谤攻击马克思、恩格斯。于是马克思在1846年10月又写了第二个《反克利盖的通告》,进一步批判了克利盖的错误。同时,为了消除“真正的社会主义”在巴黎的影响,争取正义者同盟巴黎组织的盟员,1846年8月15日恩格斯前往巴黎展开了与“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斗争。针对格律恩大肆宣扬蒲鲁东改良主义思想,要工人积蓄小额股份成立生产合作社来征服资本主义。1846年10月,恩格斯在巴黎德国工人的集会上,严厉批评了格律恩散布的蒲鲁东主义和“真正的社会主义”观点,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恩格斯为此还组织了对蒲鲁东改良主义计划的讨论,向与会者说明了暴力革命的必要性,驳倒了主张阶级调和,宣扬社会改良的观点,并得到了绝大多数的支持。格律恩分子在争论中遭到挫败后,便在一个星期天晚上的会议中当众攻击共产主义,挑衅地要求恩格斯对共产主义下个定义。针对当时的社会形势和“真正的社会主义”观点,恩格斯论述了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他“把共产主义者的宗旨规定如下:(1)维护同资产者利益相反的无产者的利益;(2)用消灭私有制而代之以财产公有的手段来实现这一点;(2)除了进行暴力之民主革命以外,不承认有实现这些目的其他手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19页)会议在进行表决时,以13票对2票的绝对优势接受了恩格斯的三项原则。这样,科学社会主义战胜了“真正的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