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马克·吐温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马克·吐温1835—1910Mark Twain

美国幽默讽刺小说家。有“美国文学的林肯”之称。原名塞谬尔·朗荷恩·克列门斯。生于密苏里州佛罗里达的地方法官家庭。十二岁时父亡,当过学徒工、报童、水手等,浪迹密西西比河,并曾到西部淘金。六十年代到弗吉尼亚城当记者,开始用“马克·吐温”的笔名写作。善于夸张,长于讽刺,语言简练生动,多采用民间口语。早期短篇小说集《卡拉维拉斯县著名的跳蛙》和散文集《老实人在国外》嘲讽资产阶级的庸俗愚蠢。1874年与人合著《镀金时代》,揭露美国社会政治的腐败现象和投机风气。后发表优秀现实主义作品《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借儿童的观察和感受,暴露资产阶级的欺诈虚伪,谴责种族歧视。在《王子与贫儿》等历史小说中,揭露批判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和教会的罪恶。还以帝国主义血腥掠夺为题材,写出《战争祈祷》等政论文,抨击欧、美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表达对被压迫民族的同情。晚年积极参加反帝活动。因对资产阶级民主理想幻灭,作品也流露出悲观情绪,如短篇小说《神秘的陌生人》。1907年开始写自传。后病逝于康涅狄格州。

马克·吐温Mark Twain

马克·吐温与中国
马克·吐温与中国
马克·吐温——中国人民的朋友
马克·吐温与中国
马克·吐温在中国
陈慧
周锡昌
胡畔
张廷琛
刘海铭
河北师大学报1980年2期
写作学习1982年1期
世界图书(A辑)1982年1期
外国文艺研究集刊1982年4期
外国文学研究1985年5期、外国文学研究
集刊1985年10期
马克·吐温的中国心
马克·吐温、美国传教士与义和团
李天侨
顾长声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4期
中美关系史论丛第285页

马克·吐温

笔名。美国作家。生于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去世。12岁进入社会。1863年开始写作,创作源自当工人、水手和参加南北战争的经历及伴他生活、工作的密西西比河。以幽默作家闻名。著名的小说有《镀金时代》(1873)、《汤姆索亚历险记》(1876)、《百万英镑》(1893)等。最出色的是代表作《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1884),海明威认为美国全部文学源于这本书;英国作家萧伯纳称他为英语的语言大师。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1835—1910Make Tuwen,Mark Twain

美国作家。原名塞谬尔·朗赫恩·克莱门斯。出生于密苏里州的佛罗里达镇,父亲是乡村律师和店主。吐温12岁时,父亲去世,他便开始独立生活,先后做过印刷所排字工人、送报人、船上的领港员,后来还到西部去探过矿。1861年南北战争爆发,密西西比河上的航运业萧条,他中止了领港的工作,于1862年底在内华达州一家报馆当记者,用“马克·吐温”的笔名发表通讯和幽默小品,开始走上创作道路。“马克·吐温”是密西西比河上水手的行话,意思是“水深12英尺”,表示船可以畅行无阻。
1865年,他发表一个极为诙谐的故事《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受到读者喜爱。1867年,发表散文集《傻子国外旅行记》,讽刺欧洲封建势力和教会的愚昧,嘲笑那些旅游欧洲的美国人的无知。《竞选州长》(1870)和《哥尔斯密斯的朋友再度出洋》(1870)是他早期最优秀的两个短篇,具有十分深刻的思想内容。前者以一位独立党候选人在竞选州长时受到共和党与民主党接二连三的诬蔑和诽谤被迫退出竞选的故事,辛辣地嘲讽美国式虚假的民主,后者通过被骗去美国当苦力的华工所受的非人待遇,有力地拆穿了“美国是天堂”的神话。
1871年,马克·吐温结识著名作家豪威尔斯,在创作上受到后者较大的影响。1873年,和查·沃纳合写长篇小说《镀金时代》,讽刺弥漫政府机关以及整个社会的投机诈骗、贪污贿赂的腐败气氛。1875年,应豪威尔斯之约,在《大西洋月刊》上著文,回忆过去在密西西比河上那段生活,随后将这些文章结集成书,8年后再作增补,这便是《密西西比河上》(1883)。
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1876)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1884)是马克·吐温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这两部小说都以少年儿童为主人公,可以看作姊妹篇。前者叙述汤姆因不能忍受枯燥乏味的环境和死板教条的学校生活,与自己的朋友哈克出去“冒险”的故事,小说揭示美国内地生活的平庸、教会的伪善、学校教育的陈腐对人性的束缚。后者以哈克为中心人物,写他出逃后,遇见逃亡黑奴吉姆,二人结伴,为躲避追击,逃往自由州在密西西比河上漂流的故事,小说不仅抨击资产阶级家庭那种“体面”、“规矩”对人性的摧残,而且控诉种族奴役制度的罪恶。小说把黑奴吉姆塑造成一个富有尊严感的正面形象,这一点有特殊意义。此外,通过哈克和吉姆的逃亡过程,描绘出一幅广阔的社会图景:教会的虚伪、信徒的愚昧、封建家族械斗的野蛮,强盗的横行、私刑的残酷、拜金主义的流行等,从而暴露出资产阶级文明的虚假。
《亚瑟王朝廷上的康涅狄格州美国人》(1889)和《王子与贫儿》(1881)都以英国为背景,讽刺封建制度的专横暴戾以及宗教的欺骗和伪善。1894年出版的《傻瓜威尔逊》揭露种族歧视的罪恶。
马克·吐温的讽刺和幽默,以及清新、活泼的文笔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对以后近百年的美国文学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 庞德   拉美文学 ☛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1835—1910Make·tuwen

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原名叫塞缪尔·朗赫恩·克莱门斯。他父亲是个不得意的乡村律师和店主,父亲去世后,他先后当过送报人、排字工、印刷所学徒, 在密西西比河的船上做过舵手,到西部采过矿。1862年, 在报馆工作, 1863年开始使用笔名 “马克·吐温”。这个词是密西西比河水手的行话,意思是水深12英尺,航船可以畅行无阻。1865年,发表《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这个根据流传很久的传说改写的故事, 不仅表现了当时美国西部所特有的幽默风格,也使马克·吐温远近闻名。他的短篇小说,多是讽刺作品,著名的如1870年发表的《竞选州长》,通过一个有声望的老实的州长候选人, 被共和党和民主党把持的报纸接二连三宣布为 “伪证犯”、“小偷”、“酒鬼”、“讹诈犯”,不得不声明放弃竞选,承认失败的故事,揭示美国民主自由的缺陷。1873年发表了他同查·沃纳合写的长篇小说《镀金时代》,小说针对南北战争后, 美国社会上出现的不择手段追求发财的投机冒险风气,依据政府机关贪污盗窃、收贿作弊的多起丑闻,突出、集中讽刺了被投机瘟疫污染了的美国社会时尚, 马克·吐温以这部小说证明所谓的南北战争后美国迅速发展进入的“黄金时代”,不过是“镀金时代”而已。19世纪70—80年代,马克 ·吐温创作了以少年儿童为主人公,以反对种族压迫为主题的重要作品《汤姆·索耶历险记》、《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更进一步对社会问题进行针砭。19世纪80年代,他还写有两部以英国为背景, 讽刺封建制度、教会势力的长篇小说《王子与贫儿》、《亚瑟王朝廷上的康涅狄克州美国人》。19世纪90年代发表揭露种族歧视的小说 《傻瓜威尔逊》。在他揭露、批判资产阶级拜金狂的作品中最有名、最深刻的一篇当推《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他还写过游记、杂文等。马克·吐温在美国享有“文学中的林肯”之盛誉。在中国, 他也深受欢迎, 鲁迅在《〈夏娃日记〉 小引》 中, 给以肯定的评价。

☚ 惠特曼   德莱塞 ☛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1835~1910

美国作家。原名萨缪尔·朗赫恩·克列门斯,1835年11月31日出生于美国西部密苏里州一个贫寒的地方法官家庭。12岁时父亲去世,他出外独立谋生,先后当过学徒、领航员、矿工和新闻记者。丰富的生活经历不仅为他以后的创作提供了素材,而且逐渐形成了他的民主主义思想。马克·吐温这个笔名就是他为纪念领航员生活而取的。1865年马克·吐温发表《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走上了他近50年的文学创作道路,并以卓越的文学天才被推崇为 “美国文学中的林肯”。晚年致力于《自传》的写作,一直到1910年他生命的最后一刻才止笔。
马克·吐温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最初的作品表现的是轻松、欢乐的情调,对 一些社会恶习采取嘲讽态度。这个时期的创作以短篇小说《竞选州长》(1870)为代表,讽刺矛头直指种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7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是马克·吐温创作的旺盛时期,创作了多部长篇小说。1874年与华纳合著的 《镀金时代》是第一部讽刺强烈的长篇小说,确立了马克·吐温批判现实主义的地位。1876年出版的长篇小说 《汤姆·索亚历险记》描写了少年汤姆追求新奇的冒险生活,以生动风趣的情节描绘和幽默朴实的语言风格奠定了马克·吐温创作的最基本的特色。反对种族歧视是他创作的重要主题,1884年出版的 《哈克贝利 ·费恩历险记》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这 一时期的重要作品还有《王子与贫儿》(1881)、《在亚瑟王朝里的康涅狄克州美国人》(1889)等,表现了他否定专制暴政、肯定民主理想的主题。马克·吐温晚年的优秀小说是中篇《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1899),对资本主义世界拜金的本质和道德的虚伪讽刺得淋漓尽致。马克 ·吐温出身寒微,他的作品充满了对被压迫、被剥削人民的热爱和对伪善者、有产阶级的愤恨。他的幽默风格及清新明快的口语化的语言给美国文学开创了新的文风,也对后来的美国作家如海明威、福克纳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马克·吐温像

☚ 狄金森   詹姆斯 ☛

马克·吐温1835—1910Mark Twair

美国作家。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斯(SamuelLanghorne Clemens)。出生在密苏里州弗罗里达。1867年第一本短篇小说集《卡拉韦拉斯县驰名的跳蚤及其他》在纽约出版,名声大震,此后写了许多散文、游记、小说、书信。其作品嘲笑拜金主义,暴露美国“民主竞选”的虚伪,讽刺美国政界、军界、新闻界的混乱,反对种族歧视,谴责侵略,思想内容广泛而深刻。代表作有《百万英镑》、《镀金时代》、《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主张以“生气勃勃”、“其中有火”的心灵去写作。是美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幽默文学大师,世界公认的现实主义文学巨匠。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 (1835—1910),美国著名幽默小说家,原名塞缪尔·朗赫恩·克莱门斯。生于密苏里州门罗县佛罗里达镇。父亲是一个地方小官,稍有田产,在马克·吐温11岁时病故,马克·吐温只得外出谋生,先后当过排字工人,做过股票生意,淘过金。1863年开始以笔名 “马克·吐温” 在报纸上发表描写水手生活的幽默小品。1865年,发表了他第一部短篇小说 《卡拉维拉斯县著名的跳蛙及其它》。1867年,受报社委托,以记者身份乘船去欧洲、中东旅行,在途中发回通讯,后题名为 《傻子出国旅行记》,于1869年出版。从19世纪70年代初开始,陆续发表了许多著名作品: 1870发表的 《竞选州长》 和 《高尔斯密士的朋友再度出洋》 是他前期短篇小说中的珍品,散文故事集有《艰苦岁月》,同沃纳合写的 《镀金时代》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其他作品有自传小品集 《密西西比河的往事》、儿童惊险小说 《汤姆·索亚历险记》。80年代出版的作品有: 童话式讽刺小说 《王子与贫儿》 和 《亚瑟王朝廷里的康涅狄格的美国人》。1889年马克·吐温因公司破产,第三次出国旅行,进行环球讲演,在途中写了游记散文随笔集 《赤道旅行记》 和著名的中篇小说 《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还有长篇小说 《傻瓜威尔逊》 (1894),短篇小说集 《百万英磅》及其它亚新作,历史传记 《贞德传》 及《汤姆·索耶在国外》 等。晚年致力于写《自传》。马克·吐温是美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幽默文学大师,世界公认的现实主义文学巨匠。

☚ 福楼拜   巴鲁迪 ☛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1835~1910

美国作家。原名塞缪尔·朗赫恩·克莱门斯。生于密苏里一地方法官家庭。12岁丧父后,当过印刷所学徒、排字工人、矿工、记者、水手等。1863年开始用笔名发表作品。两年后陆续写成的幽默故事集《卡拉维拉斯县著名的跳蛙》 (1865)获很大成功,从此以“内华达荒唐的幽默家”闻名全国。早期代表作《竞选州长》、《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及短篇小说《百万英镑》揭露了美国虚伪的民主及拜金主义现实。1873年发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镀金时代》(与沃纳合写)描写了投机家和幻想家的形象,尖锐讽刺了政界和金融界的种种弊端。1876年和1885年,分别发表两部最重要的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从此名声大振,后者尤为不朽的杰作。此间及以后写成的两部著名长篇小说《王子与贫儿》 (1881) 和《亚瑟王朝廷上的康涅狄格州美国人》(1889),都以英国为背景,对王朝的淫威和王公贵族的堕落作了无情的批判和嘲笑。经营了10年出版公司以后,在欧洲闲居5年,写成重要长篇小说《傻瓜威尔逊》 (1894)和《败坏哈德莱堡的人》,抨击美国的种族歧视及资产阶级的虚伪和自私心理。同时,遍访世界各地,积极参加反帝斗争,成为“美国反帝国主义联盟”领导者之一。1910年,在纽约发表“我也是义和团”的著名演说,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其作技巧娴熟,风格独特,擅长幽默和讽刺,富于鲜明的民族色彩和粗犷的浪漫气息,深为国内外广大读者所喜爱。

☚ 惠特曼   詹姆斯 ☛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1835—1910Mark Twain

美国小说家。出生于密苏里州佛罗里达镇,父亲是地方法官。12岁丧父。从小学习排字,曾在哥哥开的报馆中当排字工人,后来又在密西西比河上做舵手,直至1861年内战爆发。他在做工之余,努力学习文化,并开始写作幽默小品。后来他去旧金山,任《黄金时代》和《加利福尼亚》报的记者;在文艺界人士的鼓励和帮助下,提高了写作水平。1865年发表幽默故事《卡拉韦拉斯县驰名的跳蛙》,表现了开发中的西部特有的幽默风格,并展示了他运用口语的能力,风行一时。1867年他被报社派往欧洲和巴勒斯坦作旅行采访,写成《傻子国外旅行记》。这部作品嘲笑了欧洲的封建残余和宗教愚昧,讽刺了富有的美国旅游者的庸俗和无知。他的两个讽刺短篇《竞选州长》和《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是他早期的两篇重要小说,前者通过一个天真的老实人去竞选州长,结果弄得身败名裂的故事,讽刺了美国的资产阶级报刊和民主制度;后者通过一个华工在美国遭受迫害的故事,揭露了美国所谓“人人自由,人人平等”的谎言。但是作者对美国民主社会的前途是乐观的,所以他的幽默讽刺近乎嘲弄,具有诙谐、欢乐的特色。与人合作的《镀金时代》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通过霍金斯一家投靠亲戚的故事,揭示了美国南北战争后社会的腐败现象和投机风气。西部投机家、东部企业家和政府官吏三位一体掠夺国家和人民的财富,好话说尽,坏事做绝,证明自由竞争的70年代并非“黄金时代”而是“镀金时代”。小说采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对投机者和政客的嘴脸揭露得淋漓尽致。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是著名的儿童惊险小说。它以密西西比河上某小镇为背景,描写了小男孩汤姆和他伙伴的许多冒险故事,其中不少是作者的亲身经历。他把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理同陈腐刻板的生活环境对照起来描写,讽刺了宗教的伪善和虚假的社会礼节,赢得了不同年龄的读者。马克·吐温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故事发生在南北战争以前,主人公是汤恩·索亚的朋友哈克贝利·费恩。小说描写了哈克贝利善良、无私、正直的性格,他为了帮助黑奴吉姆逃跑,蔑视法律,历尽艰险;两人也因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逃跑过程中,他们遇见了互相“打冤家”的南方家族,伪装“国王”和“公爵”的骗子,杀人越货的经理,等等;最后吉姆的女主人在逝世前终于给吉姆以自由。这部作品全面地反映了美国内战前南方社会的情况,深刻地揭露了奴隶制度的罪恶,谴责了宗教的虚伪和信徒的愚昧,批判了封建家族结仇械斗的野蛮行为,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把黑奴吉姆写成诚挚无私、富有尊严的正面人物。这部小说在艺术风格上采用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在语言的运用上也有很大的创新。因此深受国内外读者的欢迎,托·艾略特、海明威、福克纳等也给予很高的评价。长篇小说《王子与贫儿》和《亚瑟王朝廷上的康涅狄格州美国人》都是以英国为背景的作品,讽刺和揭露了封建专制制度和教会的罪恶。他在晚年完成的重要作品是一部分政论,如抨击帝国主义及其传教士而颂扬中国义和团运动的《给在黑暗中的人》,批判美国镇压菲律宾民族独立运动的《为芬斯顿将军辩护》,揭露沙俄侵略的《沙皇的独白》等。还有中篇小说《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长篇小说《夏娃日记》以及长篇《自传》。马克·吐温是美国杰出的幽默讽刺作家,在世界文坛上也有重要的地位。

☚ 惠特曼   欧·亨利 ☛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1835—1910

19世纪美国著名作家、新闻记者。1835年11月30日马克·吐温诞生在弗罗里达一个仅有一千五百多名居民的小城镇。当时他的名字叫塞缪尔·朗荷恩·克列门斯。童年的克列门斯深受“对整个世界、对世界上每一件事、每一个人都有强烈的兴趣”的影响。1847年,克列门斯11岁,父亲约翰病亡,从此开始自食其力的生活。为了糊口,他不得不到《弗罗日报》当杂差,半工半读。第二年,他又辍学到汉尼堡《信使报》印刷所当学徒。不久,哥哥借了500美元,买下了一家叫《新闻报》的周报,让克列门斯离开《信使报》到他那里工作。1854年,他在依阿华州找到了哥哥奥里昂,兄弟俩在一个小印刷厂里干了两年。翌年11月,他乘船去巴西远游。为了纪念这次有意义的航行,他为自己起了“马克·吐温”这个笔名,意思是水深两㖊。一年后他离开印刷所,成了“约翰·罗”号货轮的船员。6月,他在密苏里州的拉尔斯县参加了南军,在汤姆·哈里斯将军部下当陆军少尉,正在这时,原属墨西哥后割让给美国的尼亚达斯新界传闻发现了金矿,马克·吐温也为之所动,去寻找黄金去了。在一个晚上,他把饶有兴趣的矿工生活写成了一篇通讯,以“卓士”的笔名寄给弗吉尼亚的《事业报》,大受编辑赞赏,于是报馆写信邀他前去当记者。1863年,他任《事业报》记者。由于他敢于干预生活,揭露议员们的迂腐作风,他写的报道大受欢迎。1864年,马克·吐温离开《事业报》,来到旧金山,为《文艺周报》和《加里福尼亚人》杂志撰稿。
由于马克·吐温博学多识,后来获得了耶鲁大学文科硕士学位和文学博士学位以及密苏里大学的法学博士学位和牛津大学文学博士学位。不久,马克·吐温当了旧金山《晨报》记者,而且是该报独一无二的记者,他每天早上到警察局、法庭去观察情况和旁听审讯,以便写成消息。在《事业报》和旧金山《晨报》当记者时,用马克·吐温的笔名撰写通讯和幽默小品。1865年,他的小说《跳跃的青蛙》在《纽约星期六报》上连载,收到了令读者捧腹的效果,由此一举成名。此后,他的文章和漫笔,经常被各报刊竞相转载。他曾买下《布法罗快报》三分之一的股份,由于他不习惯处理日常报务,不久就将股票出售了。1869年2月4日他与奥丽微娅订婚不久,便被聘为加里福尼亚《圣坛报》记者,对欧洲进行长达5个月的采访。大量旅游通信寄回国内发表在《圣坛报》上,轰动一时。1870年,马克·吐温被聘为布法罗《快报》编辑,一面从事新闻活动,一面勤奋写作,结果一发而不可收。这一时期,他的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田纳西的新闻界》、《竞选州长》、《高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等。1873年,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镀金时代》。1876年,出版了《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就,是与他丰厚、深邃的生活功底分不开的。
1905年,高尔基来美国募捐以支持1905年的俄国革命,他给予了热情接待和帮助。马克·吐温也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朋友。早在他担任旧金山《晨报》记者时,就对中国人怀有深深的同情。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中国,残酷地镇压义和团反帝斗争,激起了马克·吐温的无比愤慨。在纽约勃克莱博物馆召开的公共教育会上,他公开声明:“我任何时候都是和义和团站在一起的。义和团是爱国者。他们爱自己的国家胜过爱别的民族的国家。我祝愿他们成功。”1901年4月,马克·吐温带着疾病从城里回到斯托姆斐尔德山庄,不久去逝。

☚ 马志尼   马安俊 ☛

马克·吐温1835—1910Mark Twain

作家。原名塞缪尔·朗赫恩·克莱门斯(Samuel Langhorne Clemens)。生于密苏里州佛罗里达(Florida)村。11岁丧父,13岁辍学。当过印刷所学徒、排字工人、水手、领航员。曾去西部淘金,后当过新闻记者。1863年起,以“马克·吐温”(原是水手使用的术语,说明足以行船的12英尺深河水)为笔名创作。内战后开始发表大量文学作品,作品大多反映美国生活的某个侧面,表现了美国历史发展中某一方面的特征。其作品集诙谐幽默与冷嘲热讽于一体,思想深刻,文笔清新生动,是公认的语言大师,在英美两国开创了新的文风。主要作品有小说《傻子国外旅行记》、《镀金时代》(合著)、《汤姆·索亚历险记》、《亚瑟王宫廷中的美国佬》、《傻瓜威尔逊》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9: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