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烛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烛
蜡烛的功用是照明。与其他灯具不同的是,它以燃烧自身来发出光焰、驱除黑暗。因此, 人们常把蜡烛作为光明的使者和自我牺牲的象征。它也就成了古今诗人备加青睐的富于寓意的物品之一。“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 只照逃亡屋。”(聂夷中《咏田家》)诗人对贫苦人民的同情和对开明君主的幻想溢于言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的这一名句数百年来被人们无数次用以刻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闻一多讴歌红烛,是因为它能烧出光来,“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 /也捣破他们的监狱!”蜡烛,这是专门利人、毫不利己的崇高圣洁的形象。 可是,如果蜡烛竟然对它的这一传统自我形象不满,如果它不能或不愿承认它的价值在于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却异想天开地希望获得砖石般的硬度以求不朽,那它就是放弃了自身的价值,否定了自己的本质和存在的意义。这则寓言中的蜡烛便是这样一个由自我否定到自我毁灭的极端愚蠢的形象。 这支蜡烛投身火中毫无意义地转瞬融化,说明了人们必须正确地认识自我、正确地确定自身与外界的关系,必须扬长避短,选择最佳努力方向,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和作用。如果脱离主、客观条件勉强盲动,甚至肆意妄为,就会走向反面、招致失败以至毁灭。这支蜡烛的毁灭还说明因材施教的重要意义。人们嘲笑的“杆面杖吹火”、“麻布袋绣花”、“捉了黄牛当马骑”都是违背了因材施教的例子。有的家长明知孩子没有音乐天赋,却硬逼着孩子学钢琴,浪费了金钱、时间不说,甚至造成“恐琴症”,导致孩子心理失常。某地就有一个十岁男孩因恨透了练琴,趁父母外出,用菜刀将钢琴砍烂,然后自杀。脱离实际的“好心”和一意孤行的蛮干,酿成了琴毁人亡的悲剧。 这则寓言不仅说明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重要,它还启示人们:必须从事物的本质特征出发,依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来想问题,办事情;否则,就会落得事与愿违、一败涂地。 十年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之所以成效卓著,从根本上说,正是因为它适应我国现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符合十一亿人民振兴中华的民族心理,从而极大地调动了举国上下为实现“四化”努力奋斗的积极性。反之,建国后经济建设方面的诸多失误,象严重损害农民利益的人民公社、无视科学常识的“土法炼钢”等蠢事,也正是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条件、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恶果。 这则寓言寓深刻的意旨于巧妙的构思之中。它从烛的原料一一蜡的质软易坏这一事实, 自然而新颖地引出这支烛对自己命运的不满和对砖头的羡慕, 而脱离实际、 想人非非的羡慕导至愚蠢的行动,造成蜡烛的毁灭。 烛读音zh·u(ˊ),为u韵目,属u—ü韵部。之欲切,入,烛韵。 上一条: 躅 下一条: 燭 烛〔zhu〕 lal zhoul. ![]() ![]() ![]() 烛zhu❶照明用的火炬。《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夜书,火不明,因谓持~者曰:‘举~。’”(书:写东西。火:烛。) 烛燭zhú❶蜡烛 烛燭❶用蜡和油脂制成用以燃烧取光的东西:~花︱~泪︱~烬(jin)︱~影︱~台︱蜡~︱火~︱香~︱秉~︱风~残年︱洞房花~。 烛zhú❶ 蜡烛:火烛│秉烛夜谈。 烛zhu烛光 烛花 烛泪 烛台 烛夜 烛照 花烛 火烛 蜡烛香烛 烛照数计1 风烛残年 风中之烛 烛zhú❶蜡烛:贾蓉之妻带领家下媳妇丫头们也都秉~接了出来。(七五·1844) 烛zhú灯泡的瓦特数。1948年顾均正《从原子时代到海洋时代·不夜天》:“烛,照度单位。” 古代名物 > 日用類 > 爐燈部 > 燭炬 > 燭 燭 zhú 亦稱“炬燭”。本指火炬。古以葦薪或麻蒸等灌以膏油,燃之以照明。後以蠟製為圓柱狀,即蠟燭。《儀禮·燕禮》:“司宫執燭於西階上。”《禮記·曲禮上》:“燭不見跋。”孔穎達疏:“古來未有蠟燭,唯呼火炬為燭也。”漢·牟融《理惑論》:“若子可謂見禮製之華,而闇道德之實,闚炬燭之明,未睹天庭之日也。”《南史·張暢傳》:“義恭又餉炬燭十梃,孝武亦致錦一匹。”見本類“蠟燭”。 烛【同义】总目录 烛玉烛光济叟 烛zhú〖名词〗 烛燭zhú❶ 火把。古代用以照明。《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者曰:‘举~。’而误书‘举~’。” 烛*燭zhuD6F2 知道的程度 知道的程度稍微知道一些:略知(略知一二) 粗通 粗知 粗知 薄晓 ☚ 推知 全知 ☛ 烛火 烛火蜡火 藜光 鹤焰 另见:蜡烛 燃烧 ☚ 各种灯火 明亮 ☛ 蜡烛 蜡烛蜡(~花;蜡炬;~撚;桂~;炬~;油蜡;鱼~) 烛(~影;蜜~;彩~;燎烛;桂烛;油烛;喜~) 炬(烛炬;蜜炬) 炷 琼枝光济叟 ☚ 彩灯 盛器 ☛ 火炬 火炬炬(烈炬;膏炬) 燧(炎燧;举~) 燎(燎炬;燎火) 烛(烛炬;烛火;燋烛) 长火 火把 ☚ 照具 灯、烛 ☛ 明察 明察明(明照;明清;明鉴;甄明) 洞(洞照;洞烛;洞鉴;洞瞩) 烛(烛鉴;烛照;烛临;电烛;玄烛) 聪(聪察) 镜(镜察;镜照)监(览监;神监) 斤斤 达视 达照 鉴昭 鉴止 电鉴 明鉴 昭鉴 水鉴 玄鉴 玉鉴 机鉴 冰鉴 秉鉴 达鉴 霁鉴 简鉴 清鉴 雅鉴 神察 昭察 亮察 谅察 幸察 详察 允察 皎察 晓察 晈察 皦察 帱察 照知 照察 照鉴 照燎 照览 炤亮 览照 朗照 澄省 澄察 澄鉴 详照 清澈 清审 炤亮 炤察 皦皦 ☚ 明察 明察事物 ☛ 烛燭zhú之欲切,入烛。 烛燭zhú❶蜡烛。如:火烛,烛光,烛花。 烛(燭)zhúⅠ ❶ (蜡烛) candle: 花 ~ wedding candles; 寿 ~ birthday candle 烛火炬。《说文》释: 庭燎,大烛也。烛与庭燎均为火炬。王力《古代汉语》: 手持为烛,置地者为庭燎。前者用麻稭做的,后者用苇薪做的。后来烛指以膏制成的取明者。郭宪《洞冥记》: 东方朔曰: 北极有种火之山,日月所不照,有青龙衔烛火以照四极。刘邵《人物志·八观》: 明之于人,犹昼之待白日,夜之待烛火。又《史记·甘茂传》甘茂对苏代讲:“我无以买烛,而子之烛光幸有余,子可分我余光。” 烛zhú
烛燭zhú(10画) *烛(燭)zhú10画 火部 烛燭zhú小篆以来的形声字。从火,蜀声。声母演变如蜀蠋躅(后两字都读zhú),属(shǔ)也读zhǔ例。本指火炬。古代叫庭燎。约汉代才有蜡烛。元代简化作烛。如濁浊觸触例。蜡烛是用线绳或苇子作中心,周围包上蜡油,点着取亮。组词如:烛光(是物理学上发光强度单位。也省称“烛”)。引申转为动词,为照亮,照见。如:火光烛天。又引申为明察。如:洞烛其奸。 烛燭★繁◎常★常zhú燭,形声,从火,蜀声,本义为火炬,引申为蜡烛、照亮、明察、量词(电灯发光的强度单位)等。元代俗字、《手头字》、《简体字表》、《简化字表》简作“烛”,音符省略为虫。 【辨析】 “烛”又读chónɡ,旱热之气,与“燭”不是等义简繁字。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