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灰褐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灰褐土gray-cinnamon forest soil

温带、寒温带半干旱有落叶性有机物聚积的均腐殖质土壤。又名灰褐色森林土,30~40年代曾称森林棕钙土、森林栗钙土。《中国土壤分类暂行草案》(1978)及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分类(1988)列为半淋溶土土纲灰褐土土类。在美国土壤系统分类中,部分相当于钙积半干润软土(Calciustoll),粘淀半干润软土(Argiustoll),部分相当于弱发育暗色始成土(Haplumbrept),在联合国世界土壤图(1988)图例中部分相当于弱发育灰色森林土(Haplic Greyzems)、钙积灰色森林土(CalcicGreyzems),部分相当于腐殖质雏形土(Humic Cam-bisols)单元。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山西五台山、吕梁山、内蒙古大青山、宁夏贺兰山、六盘山、甘肃的祁连山、兴隆山、青海的青石山、唐古拉山、新疆的天山、帕米尔和西昆仑山等山地的阴坡、半阴坡。分布范围虽广,但总面积不大。
形成条件及成土过程 灰褐土多分布在温带干旱、半干旱区高大山体的阴坡、半阴坡,在迎阻潮湿气流的影响下,降水较多,年降水量300~600毫米,年均气温2~3℃,≥10℃积温2000~2500℃,无霜期120~130天,干燥度1~1.5,是本区山地水热条件配合最好的地带。植被主要为云杉林,或为针阔混交林,有桦树、山杨、山柳、天山花楸等阔叶树,林下植物有野蔷薇、忍冬、铁线莲、糙苏和苔藓等。地形都为山体的缓坡地;母质为坡积物、坡积残积物,比较深厚。在山地土壤垂直带谱中居于栗钙土、棕钙土、灰钙土,黑垆土之上,而在亚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之下。灰褐土生物累积作用较强,每年森林与草本植物给土壤归还相当数量的枯枝落叶,在比较干旱冷凉的特定水热条件下,每年残落物的矿化量不大,大部以腐殖质形式积累在土壤中。灰褐土地表残落物层厚度可达5~10厘米。上部是新近凋落物和苔藓,下部多呈暗褐色半分解的粗腐殖质状态,土壤腐殖质层深达20~30厘米或更厚,由于气候较干燥,灰褐土的钙积作用明显,但钙积作用程度随淋溶作用强度不同而有差异。水分状况较好,淋溶作用较强的,整个腐殖质层无石灰反应,石灰新生体都出现在剖面中部或下部;淋溶作用弱的,则从腐殖质层起就有游离碳酸盐,中、下部的钙积层碳酸钙含量可达200~300克/千克。
灰褐土水热状况比较稳定,有助于矿物风化,促进粘化作用,但较褐土的弱(见自然灰褐土景观彩照)。
基本性状 ❶剖面分化明显,自上而下有枯枝落叶层、腐殖质层、粘化层、钙积层和母质层。腐殖质层厚20~30厘米,黑褐或棕褐色,粒状-团块状结构,有机质含量一般在120(150)~200(250)克/千克之间。粘化层通常位于剖面中上部,甚至在腐殖质层下部,暗棕-浅褐色,粘粒含量高于其上、下土层,核状或团块状结构。浅色的钙积层大多在50~80厘米以下,色浅,块状结构(见灰褐土剖面彩照)。
❷水分状况较好的淋溶作用较强,表层土壤中性反应,向下微碱性到碱性。游离碳酸钙含量少,主要淀积在剖面中、下部。水分状况较差的淋溶作用弱,全剖面呈微碱性到酸性反应,从表土腐殖层开始就有游离碳酸钙,剖面中小石块完全被碳酸钙薄膜包裹起来。
主要亚类
淋溶灰褐土 分布在气候比较湿润凉爽,降水较多的山区,如新疆西部天山及天山北坡博格达峰以西林区。年降水量达400~800毫米。森林茂密,郁闭度0.5以上,雪岭云杉林平均树高40米。地表枯枝落叶层厚,湿度大,土壤腐殖质层深厚,色暗,有机质含量高达250~300克/千克以上。表层无游离碳酸盐,钙积层通常出现在60~80厘米以下,碳酸钙含量150~200克/千克。粘粒含量以剖面中上部最高,粘化现象明显(见表)。
碳酸盐灰褐色森林土 分布在降水较少,干旱化

淋溶灰褐土的理化性质(新疆天山)

深度
(cm)
pHCaCO3
(g/kg)
有机质
(g/kg)
阳离子交换量交换性Ca2+交换性Mg2+粘粒含量(%)
[cmol(+)/kg]<0.001mm<0.01mm
2—236.60175.522.5010.640.23
23—54
54—85
85—130
130—150
6.8
6.8
7.0
7.2
0
0
0
4.8
76.1
19.3
6.3
5.7
19.00
15.30
14.30
9.90
8.87
7.17
6.38
4.22
0.54
0.23
0.65
0.10
18.8
32.1
32.0
24.8
49.8
48.7
62.0
47.1

引自《中国土壤》,(第二版)。
增强的山区,如天山东段及南坡、帕米尔、西昆仑山和祁连山等山地。这里林相稀疏,郁闭度0.2~0.3,枯枝落叶层薄,土壤腐殖质层色较淡,较薄,厚度15~20厘米,有机质含量100~150克/千克。土壤自表层起即有石灰反应,腐殖质层下部即见假菌丝状碳酸钙新生体,钙积层的碳酸钙含量较高(200~300克/千克),全剖面呈碱性反应。
利用改良 灰褐色森林土是干旱山区重要的森林资源,它处于中山带,交通较便利,易于砍伐。许多林区过伐现象十分严重,是当前利用上存在的问题。由于气候较干旱,森林一经砍伐,草本植物迅速侵入,森林自然更新困难,常常引起强烈水土流失,破坏当地的水土资源,起不到森林调节当地干旱区气候,涵养水源,促进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必须坚持在保护水土资源,维护优良生态环境的原则下,综合开发本区的林产资源的方针,采取保护性间伐,并加强林木的人工抚育。

灰褐土greycinnamon forest soil

曾称褐色森林土。温带干旱、半干旱山区森林植被下发育的土壤。主要分布于内蒙古的大青山、乌拉山,宁夏的贺兰山、六盘山,甘肃的祁连山,青海唐古拉山,以及新疆西部天山南北坡和帕米尔、西昆仑山阴坡。其成土作用近似褐土,但黏化作用较弱,而积钙作用较强。成土母质多为黄土状物质或母岩风的残坡积物。土壤剖面构型是:地表有森林残落物层,厚5~10 cm;腐殖质层20~30cm,黑褐或棕褐色,有机质含量10%左右;淋溶淀积层棕褐色,黏粒含量22%~35%,60~80 cm出现钙积层;往下为母质层。土壤表层pH6.5左右,中下部pH7.0~8.0。土壤阳离子交换量15~22 cmol/kg,铁铝氧化物在剖面无移动。天然植被以云杉、冷杉为主,适宜发展林业,部分也适宜发展夏季草场。

灰褐土

灰褐土

属半淋溶土纲。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森林草原地带发育的一个土壤类型。它处在温带干旱地区的高山上,山体大,地势高,在迎阻湿温气的影响下,具有气温低,降水多,蒸发弱,温凉而湿润的气候特点,适宜林木生长,局部地带灌木和草本植物茂盛。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祁连山脉的张掖、武威两地区海拔在2600~3200米的阴坡年平均气温0~3℃,年降水量350~500毫米和西秦岭及六盘山地区海拔1 600~2 500米之间 (年平均气温5.5~8.5℃,年降水量500~700毫米)。植被以针阔叶混交林为主。成土母质,主要有残积物、坡积物、冰水滑积物或黄土状物质等。土表常覆盖一层枯枝落叶,呈松软海绵状,多着生苔藓,树冠郁闭度高,拦蓄水分多,促进了土层内碳酸盐淋溶和有机质分解物的下移和腐殖质的积累, 同时也促进了下层土壤粘化现象的形成。其主要形态特征是, 有残落物层,一般厚3~5厘米;其下为松软的腐殖层,厚约20~30厘米,有机质平均含量为4.25%,无石灰反应, 中性或微酸性;有较弱的粘化现象,为粘化层,PH值大多在7以上。根据灰褐土成土发育过程分为灰褐土、淋溶灰褐土和石性灰褐土三个亚类。全省共有2 560万亩,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3.77%。其中耕种的195.17万亩,主要分布在甘南、平凉、定西、兰州地区(州、市);平凉面积最大,集中分布在低山、河川区的巴洼等10个乡。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黑麦、荞麦、青稞、马铃薯、燕麦、蚕豆及药材等,产量较高。灰褐土区气候温凉湿润,土壤性状良好,适宜林木的生长发育,加上其枯枝落叶层和苔藓层,具有较强的蓄水保肥能力, 因此具有良好的水源涵养功能。对改变生态环境, 保持生态平衡有重大意义。应合理采伐,促进森林的更新。对退化严重、森林郁闭度小于0.6的地段要加强育林,严禁采伐、开荒种地、放牧等;保护土壤,涵养水林对郁闭度大于0.8的地段,应适当择伐,促进更新灌木林形成,防止水土流失, 扩大森林覆盖面积。

☚ 褐土   黑土 ☛

灰褐土

大部分是黄土丘陵区梢林下的土壤。多呈微碱性,其淋溶黏化作用均比褐土弱,剖面中下部有钙积层。

灰褐土

grey drab soil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7:2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