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洛汀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洛汀1919—1983曾任东北人民艺术剧院话剧团团长,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辽宁省文化局局长,中国剧协辽宁分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参加创作有话剧《兵临城下》、《粮食》、《故乡》等。 洛汀
洛汀文苑耕耘五十载——记文学编辑洛汀 王浦安 编辑之友1989年4期 洛汀1919——1983原名袁天福,别名袁易之,雲南玉溪人,1919年生。1934年起,先後在南京、厦門、衡陽等地上學,曾組織學生劇團。1938年赴延安,在西北戰地服務團工作。1944年起,先後任延安魯迅文藝學院戲劇研究窒研究員,魯藝戲音系教員,魯藝留守處副主任,中共中央黨校文藝工作研究室研究員。1946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同年奉調赴東北,先後任東北民主同盟軍政治部宣傳股股長,東北魯迅文藝學院戲劇系主任、研究室主任,並被評爲副教授。1953年任東北人民藝術劇院話劇團團長。1954年後,歷任遼寧人民藝術劇院副院長、院長,遼寧省文化廳副廳長。1956年組建中國戲劇家協會遼寧分會,兼任副主席。1976年後,任遼寧省文化局副局長、代局長,兼遼寧人民藝術劇院院長。並爲中國文聯委員,中國劇協常務理事,遼寧省政協常委,遼寧省文聯副主席,遼寧劇協主席。1983年6月16日逝世。終年74歲。創作有話劇《故鄉》(與人合作)、《兵臨城下》(與人合作)、《一粒糧食》、《烽火》、《擔架》 (與人合作)、《抓漢奸》、《童養媳》 (與人合作)、《讀書好》等。導演戲劇有話劇《前進,再前進》、《家》、《秋瑾傳》、《故鄉》、《南方來信》、《糧食》、《望穿秋水》等。 洛汀1919—1983戏剧艺术家。原名袁天福,曾用名袁易之。云南玉溪人。抗战开始便奔赴延安,长期从事革命文艺工作。历任延安鲁迅文艺学院、延安中央党校文艺工作室戏剧研究员、戏剧教员,东北鲁迅文艺学院戏剧部部长,东北人民艺术剧院话剧团团长,辽宁人民艺术剧院院长,辽宁省文化厅代厅长,辽宁省文联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辽宁分会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等职。曾创作了《一粒粮食》、《烽火》、《兵临城下》(与白刃、李树楷合作)。《粮食》(与海默、朱星南合作)等多部剧本。其中 《粮食》被称为描写战争题材的代表性剧作,还被译成外文在古巴出版,后又拍成电影。《兵临城下》在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上被列为优秀代表作之一,并改拍成电影。他导演的剧目有话剧《前进再前进》、《在建设的行列里》、《明朗的天》、《家》、《秋瑾传》、《胆剑篇》(与肖汀合作)、《望穿秋水》、《海边青松》、《决战》、《南方来信》、《智取威虎山》、《第一次打击》(与万籁天合作),评剧《白蛇传》,京剧《六号门》等。其中《在建设行列里》获东北大区第一届戏剧、音乐、舞蹈观摩演出大会导演奖,《前进再前进》获全国话剧汇演导演二等奖。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