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愿径逝而未得兮,识路之营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愿径逝而未得兮,识路之营营。 【集校】: 洪兴祖:愿径逝而未得兮, 校语:未,一作不。营,一作焭。《诗》注云:营营,往来貌。焭焭,忧也,音琼。 朱熹:愿径逝而不得兮,魂识路之营营。校语:营营,一作焭焭。 黄省曾:愿径逝而不得兮, 明繙宋本:同洪本。 校语亦同。 朱多煃、庄允益:同黄本。 汪瑗、毛晋:同朱本。 刘梦鹏:营营,一作荧荧。 刘师培:《后汉书·寇荣传》注引营营作 闻一多:识路当爲 《后汉书·张衡传·思玄赋》:“庸 且上云“愿逕逝而未得兮”,径者 或曰识路,知道路也”,是王所据本作职路,别本始作识路,然而皆非也。 姜亮夫:未,一本作不,义实不甚殊也。
《后汉书·寇荣传》引亦作 刘永济:营乃焭之假字,当从一本作焭。 蒋天枢:同朱本。校语:从黄本、夫容馆本作“不”。 。【集释】:王逸:意欲 精灵主行,往来数也。或曰:识路,知道路也。 朱熹:然欲去而又未得者,以魂虽识路,而营营独往,无与俱也。 汪瑗:径逝,直归也。言不知路之曲直,所以欲径逝而不得也。识路,犹俗言认路也。 言魂营营然南指星月,而认路觅归也。此四句极尽 彼漫然而视之,孰能味乎其言哉?柳子厚《 陈第:营营,辛苦貌。 黄文焕:愿之而 月星旣皆是幻,山河亦并非眞,空有识路之营营而已。识亦何用哉? 张诗:欲径往而又有所不得也,然吾之魂自能识之,故营营然 蒋骥:营营,频往来貌。 奚禄诒:欲循径直之道以归,而恐君不纳,故魂虽识直路,而营营不安也。 此四句赋而比,比之中文有微文隐义焉。月自东而西行,不可言南;列星亦不止于南也。 盖天文南宫、太微者,天帝之庭也。月、五星顺入轨道,司其所守列宿;其逆入,若不轨道,以所犯命之,皆群下从谋也。 《正义》云:顺入,从西入也。 循轨道,不邪逆也。 入者,入太微之庭也。所守列宿,应在官属也。 逆入,从东入也。不轨道,不由康衢而入也。其所犯帝座,是群下附从而谋上也。故原独南指月与列星,以 故魂虽识正路而独怔营战惧焉。下章人心不同,不同此轨道者也。 余之从容循循于轨道者也。王注解爲参差转运,亦何矇暡欤?屈原博洽,以楚 胡文英:识路营营,或计其初来之道,或求其可归之径,故营营扰扰而不得自休也。 刘梦鹏:营营,回旋貌。 故营营之路,魂犹识之也。 陈本礼:一夕九逝,实未尝至,故曰愿径逝而不得也。 沈 胡濬源:魂梦营营, 写入梦魂茫昧神境。 王闿运:不得至郢也。 不知陈路,惟识郢路也。 闻一多:《后汉书·张衡传·思玄赋》“庸织络于四裔兮”。 注曰:“织络犹经纬往来也。”《诗经·青蝇》“营营青蝇”。传曰:“营营,往来貌。” 姜亮夫:识路句,王逸注有两义:一曰“精灵主行,往来数也”;一曰“知道路也”。寅按诸家多从知道路一义;然甚可疑。上文已言魂归九逝,则其识路,固已久定;此处不必更言识路。 朱熹亦见及此,故释此句爲“魂虽识路,而营营独往,无与俱也”爲解,实亦未安。 至第一义精灵主行云云,以主行释识路,则谓识爲志,説较可通,当从之。此四句承上言,魂虽一夕九逝,然未知路之直曲,故以月与列星爲南行之指向。余虽愿径直以往而不可得。 故魂乃营营独行往来不息也。 马茂元:识路,犹言寻找道路。承前“路之曲 营营,形容寻找道路时忙碌紧张的 刘永济:惟此身不得逕 蒋天枢:逝,往也。 不得,不能。下文乱辞始言“不得”之故。 营营,心神往来于其间也。 王泗原:识,辨认。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