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子岭猪
地方传统优良猪种。原产于湘潭沙子岭,已有500多年饲养历史。主产区为湘潭市雨湖区长城、护潭乡、湘潭县泉塘子、姜畲乡、衡阳县礼梓、高汉、曲兰乡、常宁县荫田、龙门乡、东安县石期市镇、台凡市、大江口乡等地; 分布于湘中、湘东和湘南等地30多个县市,为湖南省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地方品种。湖北、江西、河南、河北、广东、广西、辽宁等省、区曾引种饲养。该猪分大型和小型两种,大型体重100公斤以上,小型80公斤左右。毛色为“点头黑尾”,被毛较粗稀,头短宽,嘴筒齐,面微凹,背腰较平直,腹大不拖地,四肢粗壮结实,后肢开张长奶。其特点为: 在较低饲养水平下有较高的日增重和较高的瘦肉率,屠宰率为69%~71%,瘦肉率42.02%,肥肉率36.62%,骨率7.47%,皮率11.38%,性成熟较早,产仔数较高,14~16个奶头的占78.95%,在湖南地区猪种中仅次于桃源县黑猪和浦市黑猪,初产仔猪平均为8.52头,经产仔猪11.94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