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者主权shēng chǎn zhě zhǔ quánсуверенитéт производ телей生产者主权Producer Sovereignty同 “消费者主权”相对的一种观点,认为生产者在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消费者行为等方面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它是美国制度学派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在其《新工业国》 (1967) 一书中,针对“消费者主权”而提出的关于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关系的一个概念。加氏认为,消费者主权主要存在于过去的社会之中,而在由大公司所组成的现代工业体系 (或新工业国) 中,生产者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具有了更强大的力量和地位。现代大公司往往利用管理技术等优势,在追求稳定增长的经理阶层的领导下,自行开发、设计和生产产品,自行规定价格,然后通过各种营销渠道引诱或劝说消费者进行购买。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在市场上只能被动地接受生产者所提供产品的种类、规格、质量、数量和价格等。此外,对于消费者尚无需求的商品,生产者也可以通过大规模的营销活动来刺激或拉动消费者产生新的欲望并导致实际的购买行为。因此,在当代社会中,市场上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者而非消费者,故有 “生产者主权”之称。参见“消费者主权”条、“新工业国”条。 生产者主权 生产者主权Producer’s Sovereignty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 (J. K. Galbraith) 提出的关于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的一个概念。他认为,在现代社会中,消费者是听从生产者的旨意来进行购买和消费的。消费者主权主要存在于以往的社会中,现代的情形恰好相反,生产者按照自己的意志自行设计、自行安排生产和规定价格,然后通过广告、消费劝说、消费示范等形式,竭力设法让消费者按照其提供的商品的品种、规格、价格来购买。“消费者主权”基本上是建立在满足人的“自然需要”的基础上的,它适应于商品供应还不丰裕和消费者收入水平还较低的阶段。“生产者主权”基本上是建立在满足人的 “心理需要”的基础上的,它适应于商品供应已较丰裕和消费者收入水平已较高的阶段。加尔布雷思认为生产者主权是损害消费者利益的。 〖参〗 消费者主权 ☚ 流动性约束 消费者主权 ☛ 生产者主权 生产者主权producer sovereignty美国经济学家J.K.加尔布雷斯提出的一个经济概念,意指企业通过广告宣传等形式,可以影响消费者的意愿或偏好,从而决定社会生产。在加尔布雷斯看来,这种“生产者主权”的作用日益增大,从而取代了“消费者主权”。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生产者 (企业) 的垄断地位作用的加强。但是,多数经济学家还不承认“生产者主权”已经取代了“消费者主权”,无论如何,生产者不能忽视消费者方面所做出的反应。 ☚ 消费者主权 计划经济 ☛ 生产者主权 生产者主权与“消费者主权”相对应。指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针对“消费者主权”提出的关于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关系的一个概念。它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者自行设计和生产产品,并且控制了价格,然后通过庞大的广告网、通讯网和推销机构,向消费者进行“劝说”,竭力设法让消费者按照生产者设计好的销售计划和规定好的价格来购买。所以,现在的主动权不再掌握在消费者手中,而已转移到生产者手中,他把这种情况称之为“生产者主权”。加尔布雷思还对“生产者主权”和“消费者主权”进行了一番比较,得出这样的结论: 消费者主权是建立在满足人的自然需要的基础之上的,而生产者主权则是建立在满足人的心理需要的基础之上的。二者的区别可归纳如下表: 消费者主权 | 生产者主权 | 生产要素以资本家为主 资本家是企业的掌权者 以最大限度利润为目标 消费者自由选购商品 | 生产要素以专业知识为主 “技术结构阶层”是掌权者 以“稳定”和“增长”为目标 “劝说”消费者购买商品 |
☚ 消费者主权 里根经济学 ☛ 00010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