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生产结构横向失调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生产结构横向失调论一种以生产结构的横向失调来解释经济周期的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陶西格(Taussig, Frank William,1859—1940)。整个社会生产过程可分为较低阶段(如消费品生产)和较高阶段(如生产资料生产)。生产结构横向失调,是指在整个社会生产过程的同一个层次的生产阶段上,或同一类行业的各种具体部门之间所发生的失调。该理论认为,在经济扩张过程中,生产结构会发生横向失调,或生产程序会出现局部脱节。这将引起整个社会生产秩序的混乱,导致普遍性的经济萧条。比如,住宅需求较之其他消费品的需求已暂时得到满足,人们的支出就用来投放于别的方面,如食品、衣着等。而食品、衣着等消费品的生产不需要那么多的建筑用钢铁及水泥,于是在前期过度发展起来的住宅业、钢铁业、建材业等将一起受到挫折,引致普遍的萧条。由于社会生产的极端复杂性,生产者对各种产品的未来需求难以作出准确的预测。在扩张过程中,当某一种需求热门时,生产者会纷纷应运而起。这样,对该种需求的总量及其迫切程度的估计将会被夸大,对该种需求未来态势的预测将会发生误差。这将导致竞争中的重复建设和重复生产现象,从而造成生产结构的横向失调。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