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财政部筹募公债经办收解债款领售债票办法
1945年5月29日国民政府财政部为统一管理国内发行各种公债的收解债款及领售债票手续而颁布。规定除依各该公债发行条例规定外,其他事宜均遵循此办法办理。办法共7章48条,主要内容有:
❶各种公债的收解债款、领售债票等事宜,依法由财政部委托中央银行负责办理,并转知代理国库分支库各银行一律照办,必要时并得由各地代库银行委托当地或附近其他银行共同承办,由委托银行向其委托银行负责;海外各地收款售票事宜,由中央银行委托中国银行转知其国外分支行处负责办理,并得由中国银行转为委托海外其他银行共同承办,均由中国银行负汇总的责任。
❷各种公债债票经财政部印妥后,均交由中央银行国库局汇总保管;各种公债的筹募,以省(市)为单位,由财政部公债司会同财政部国库署填发“核发债票通知”,并转送各指定机关保管,保管债票的银行领存备发债票,如有不足或过剩时,应会同有关部门统筹调拨。
❸各银行经收债款,均应按照公库法及委托代理国库契约的规定办理,未受委托代理国库的银行,应按债款种类,分别列收财政部帐户,并按日缴付当地或附近的代库银行划收国库帐户。未设金融机构的各县区,其债款由当地筹募机构代收,并按日汇缴附近经办银行或代库银行转缴国库,经办银行核收债款时,应向购债人索交当地筹募公债机构填发“筹募公债通知单”的通知联及“回证”联,依规定分别存转。以外币或外汇认购国币公债的,应当依中央银行当日牌价折合国币缴购,均由收款银行保持原币报缴国库。国外侨胞及友人认购债款,如有汇至国内各地银行的,除特殊情形报请公债司核示外,应由收到汇款行以原币转汇中央银行委托的中国银行办理。以金银饰物认购公债的,应由经办银行向中央银行兑换国币后办理,以存款折据认购公债的,应由经办银行向填发折据银行洽收实存本息金额后办理。以其他物品认购公债的,应报由当地筹募机构会同有关机关核定变现后发给债票,一方仍将变现后所得价款缴送国库。购债人所缴款额不足票面额的奇零款,应依照购债人意愿发还或改充捐献款,如愿补足差额认购债票的,仍应核收办理。
❹经办银行核收债款后,依购债人的需要发给不同种类的债票及应付息票;经办银行领存备售债票不足发售,或债票种类不足发售时,可先发“临时收据”;经募债款截止后已换成债票的“临时收据”的“存根”联,待通知缴销时,应汇送其总行或承转行转保管债票行送各该省(市)筹募机构。
❺经办银行应送各种报表,均应由其总行或指定的承转行递送到委托的中央银行汇送到国库局核转公债司、国库署;经办银行收到预领备售债票及售出时,均应填制传票及收付凭证,登记票款登记簿,并编制“票款日报”,连同有关必要手续报送各该省(市)筹募机构;各该省(市)应及时查催各经办银行填送“票款日报”附缴“筹募公债通知单回证联”或“临时收据报告单”,并详细核对各经办银行缴解债款数额,如有不符,应立即催缴核办;各受委托银行的总行或承转行收到各经办行缴寄的债款及“票款日报”于当日复核后,抽存“票款日报”一份备查,并连同有关报表送保管债票行核收;各受委托行的总行或承转行,除负承转责任外,其本身经收的债款,应于当日填具有关报表若干份,送当地筹募机构和保管债票行分别存转;保管债票行收到各受委托银行的总行或承转行报表及债款于当日复核后,应立即汇齐当日所收到的各“票款日报”,连同本行编制的日报在内,及“报解债款清单”,填制“报解债款总清单”,寄送国库局以资核转,如发现所收到的报表及债款有差异或手续不全,应立即补办必要手续;报送的债款及报表经国库局核准后,应填具“缴款书”,并登记“中央银行及各受委托银行收解公债款项分户记录簿”,同时编制“中央银行及各受托银行收解公债款项日报表”,连同各行“票款日报”、“报解债款清单”送公债司、国库署核查,中央银行国库局领存备发债票遇有收付时,除登记经理中央债券帐外,应填制“中央银行国库局经理政府债券日报表”分送国库署、公债司备查。
❻购债人如有自外地汇款购买公债的,经收行收妥债款后,应将债票及息票以挂号邮送认购人或派员运送;债票寄送应填具“邮寄债票报告表”,寄其总行或承转行分别存转;债票运送途中如生损失时,应由寄发债票行详述事由,连同有关文件逐报国库局核办。
❼领售债票事项所有各项费用支付,均由保管债票行垫支。该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