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楚纪南故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楚纪南故城 楚纪南故城又名纪郢,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都城,位于湖北省江陵县城北5公里处。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故城的勘查和发掘工作开始于本世纪50年代,主要由湖北省博物馆主持进行。发掘表明:纪南故城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长约4500米,南北长约3500米,城墙残高4—7米,由夯土筑成。已发掘探明的城门有7个,东墙1个,其它3面墙各有2个。其中北墙的东门和南墙的西门为各有3个门道的水门。在城内发现的84座东周时期的夯土台基,大多集中在中部偏东南处,沿中轴线排列,次序分明。有关研究者认为,这里应是宫殿区。在它的东部和北部,已探出了宫城墙基,发掘出成排的柱洞、隔墙、散水、下水道等遗迹。纪南城水井众多,现已发现的就达400多眼,多分布在龙桥河两侧。其形式有上部砌陶井甃,下部用土砌壁的(此种居多);有土井;还有少量以竹或木围成井圈的井。有的井底还置有陶瓮。城内还发现了多处陶窑址,主要分布在龙桥河两岸和城东的毛家山。在陈家台一带,还发现了两座铸锡炉。城内凤凰山在楚迁都陈(今河南淮阳)后,沦为秦汉墓地。著名的西汉168号古尸墓,大量的汉简及精美的彩绘漆器即于此处发现的。城内出土遗物以陶器为主,多为灰陶,品种有:鬲、釜、盂、盆、长颈罐、瓮、汲水罐、豆等生活用具和瓦、瓦当等建筑饰件。瓦当以素面为主,少数饰有云纹。此外还有镰、斧、凿、削、凹口锄、双齿耜等铁工具,铁釜、带钩等生活用具及铜兵器等。城外设有护城壕,墓地也多分布在城外,由三大部分组成,计有700余座大、中型的王公贵族墓冢。已发掘的楚墓以春秋晚期到战国中晚期之间的居多,只有少数属春秋中期或更早。纪南城是春秋战国时的南方第一大都城。从楚文王元年(公元前689年)迁都于郢(即纪南城),到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拔郢”,前后414年中,楚国共有20代国王相继在此建都,是楚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楚最强盛时,其领域曾沿伸到黄河、云南、及湖南南部。登上古城,放眼望去,八岭、纪山、雨台,诸山逶迤起伏;古冢、佳木、田畴、长河,犹存当年楚之雄风。 ☚ 铜绿山古矿冶遗址 擂鼓墩古墓群 ☛ 楚纪南故城 楚纪南故城位于江陵县城以北5公里,国务院1961年3月4日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因在纪山之南而得此名。古代称郢,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自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在此建都,至公元前278年楚顷襄王迁都,历时411年,中经20代楚王,为当时中国南方最大最繁华的都会,曾以人才济济而闻名于世。 ☚ 八岭山古墓群 屈家岭遗址 ☛ 楚纪南故城 255 楚纪南故城春秋战国时代楚国都城遗址。位于湖北省江陵县城北5公里。又称纪郢,因在纪山之南。楚文王元年(前689)开始建都于此,楚顷襄王二十一年 (前278年) 秦将白起拔郢,历20代君主,400余年。当年的土筑城墙至今犹存,有的地段高达6—7米。城址平面近正方形,东西长4.5公里,南北宽3.5公里,总面积达16平方公里。城门七座,南垣及北垣古河道出口处有水门两座。城内夯土台基密集,有的高达6米,气势巍峨。古井、窑址遍布。还发现有铸铜作坊。城内东南发掘出东周时期的房屋墙基长60米,宽14米,应为当时宫殿建筑的组成部分。城外有三大墓区,保存着当年王公贵族大中型墓冢700余座。城内凤凰山,楚都徙陈后,成为秦汉墓地。著名的西汉古尸和大量的汉代书简及精制彩绘漆器也出土于此。 ☚ 燕下都故城 侯马晋国遗址 ☛ 楚纪南故城 楚纪南故城在湖北省荆沙市江陵城北5公里,又称纪城,因在纪山之南,故名。是春秋战国时楚国的都城,亦称郢。东西长约4.5公里,南北宽3.5公里,呈长方形,面积约18平方公里。从公元前七世纪末到公元前三世纪秦将吴起“拔郢”,其间有20代国王建都于此,历时400余年。当年土筑城墙,至今犹存。已探明有城门7处,北门2处和宽20-40米的濠沟,最宽处有100米。城内还发现有400眼水井遗址。城外八岭山、纪山、雨台山三大墓区保存古墓数以千计。城南凤凰山,公元前278年楚都徙陈(今河南淮阳)后,沦为秦汉墓地。著名的西汉古尸及大量的汉简和彩绘漆器均出土于此。1982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毛家咀遗址 铜绿山古矿冶遗址 ☛ 楚纪南故城在湖北江陵北五公里处。从公元前689年起,楚国在此建都四百年之久,是江南最繁荣的城市。城址平面略呈长方形,城垣东西长四点五公里,南北宽三点五公里,现保存较好,大部分高出地面六、七米。城外环绕有护城濠。城内东南部是宫殿区,已发掘的宫殿基址有成排的柱洞、隔墙、还有散水、下水道等。城内东北部和西南部发现有制陶、铸造等手工业作坊遗址和遗物,如铸造用的锡饼、制陶用的水井等。出土的器物以陶器和铁工具为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