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桑Sāng

现行较常见姓氏。分布很广:今河北之景县,山东之平度、昌乐、平邑、东平,湖北之监利,贵州之从江,云南之陇川、泸水,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藏族、满族、傈僳、纳西、景颇等多个民族均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❶郑樵注云:“赢姓。秦大夫子桑之后也。公孙枝,字子桑,以字为氏。”(按:“以王父字为氏”者,公子之为王父者也。今公孙枝之后亦用公孙字为氏。公孙枝,穆公时人。此以字为氏,系出嬴姓。)
❷《姓氏考略》据《姓谱》注云:“出自少昊穷桑氏,子孙以桑为氏。”
❸又注:“神农取承桑氏,(亦作桑水氏),桑姓所出也。”
汉代有桑弘羊,武帝时为侍中;晋代有桑冲,黄门郎;清代有桑春荣,道光刑部尚书。

桑sāng

❶木名。落葉喬木,葉卵圓形,可飼蠶。《文選》班固《西都賦》:“五穀垂穎,桑麻鋪棻。”
❷姓。《文選》班固《答賓戲》:“和、鵲發精於鍼石,研、桑心計於無垠。”桑,桑弘羊,西漢政治家,擅於理財。

桑sāng

桑树。见《草木篇》〔桑〕条。

☚ 能言   桑土 ☛

桑sāng


桑树。《魏风·汾沮洳》二章:“彼汾一方,言采其桑。”郑《笺》:“采桑,亲蚕事也。”《小雅·小弁》三章:“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梓、木王。zǐ。《本草纲目》李时珍〔释名〕。“桑乃蚕所食,异于东方自然之神木。”〔集解〕: “桑有数种: 有白桑,叶大如掌而厚; 鸡桑,叶花而薄; 子桑先椹而后叶; 山桑,叶尖而长。以子种者,不若压条而分者。桑生黄衣,谓之金桑,其木必将槁矣。” 《小雅·白华》四章:“樵彼桑薪,卬烘于煁。”毛《传》:“卬,我。烘,燎也。煁,烓灶也。”郑《笺》:“桑薪,薪之善者也。”
☚ 牂羊   桑葚 ☛

读音s·ang(-),为ang韵目,属ang—iang—uang韵部。息郎切,平,唐韵。
❶桑科、桑属植物的总称,落叶乔木;其果实叫“桑椹”,味甜;其叶可饲蚕。

上一条: 下一条:

〔sang〕ndut hliet ginb.
桑蚕 〔sang can〕dab ginbzhoux.
桑椹 〔sang shen〕bid hlietginb.
桑树 〔sang shu〕ndut hlietginb.
桑叶 〔sang ye〕nux hlietginb.

{}5233芦粟;甜高粱。吴语。浙江黄岩。插。闽语。广东揭阳〖〗。门闩着~好门闩须插好。形容人力气大。晋语。山西忻州〖〗。外那后生可~哩。数量仨;三个。中原官话。山西临汾〖〗。

*sāng

❶落叶乔木,果实叫桑葚。叶子可以喂蚕,枝条的皮可以造纸,枝、根、皮、叶、果都可以做药材。
❷姓。
【注意】上边三个“又”字的捺都要变成点。

桑sāng


落叶乔木,花小,黄绿色。叶可喂蚕,果实味甜可食:~树︱~林︱~叶︱~葚(shen)︱~蚕︱~梓(zi)︱沧~︱~榆暮景︱指~骂槐︱沧海~田︱饱经沧~︱失之东隅(yu),收之~榆。

桑sāng

❶ 落叶乔木,叶子是蚕的饲料,韧皮纤维可以造纸,果穗可以食用,枝叶、果实均可入药。
❷ 姓。

桑sāng

桑树。用为动词时指采桑。《七谏·怨世》:“路室女之方桑兮,孔子过之以自侍。”王逸注:“言孔子出游,过于客舍,其女方采桑,一心不视,喜其贞信,故以自侍。”

桑sang

桑蚕 桑林 桑拿 桑葚儿(renr) 桑葚(shen) 桑树 桑田桑叶 桑榆 桑园 桑梓 蚕桑 沧桑 扶桑 桑拿浴 桑皮纸 桑榆暮景 指桑骂槐 沧海桑田 饱经沧桑

桑sāng

桑树,叶可喂蚕:里面数楹茅屋。外面都是~、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十七—十八·357)


桑sāng

古代名物 > 木果類 > 林木部 > 喬木 > 桑
桑  sāng

木名。桑科。落葉小喬木或灌木。樹体含乳汁。葉卵形或橢圓形。花黄緑色,雌雄異株。花序腋生。果名桑椹,紫黑色,或淡白色,可生食。我國廣為栽培。品種甚多。木材可供雕刻,莖皮纖維造紙,葉飼蠶,根、枝、葉、果入藥。始載於先秦典籍。《易·繫辭下》:“其亡其亡,繫于苞桑。”王弼注:“苞桑,藂生桑也。”《詩·衛風·氓》:“桑之未落,其葉沃若。”《山海經·中山經》:“又東五十里,曰宣山,其上有桑焉,大五十尺。其枝四衢,其葉六尺餘,赤理黄華樹青,名曰帝女之桑。”郭璞注:“婦女主蠶,故以名桑。”

桑【同义】总目录


桑子明

桑sāng

〖名词〗
木名。为落叶乔木,叶可饲蚕,果为桑椹,可食(4)。《桃花源记》: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有肥沃的土地、幽美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张益州画像记》:春尔条桑。——春天你们就修剪桑枝。《阅江楼记》:农女有捋桑行馌之勤。——农女有采桑、去田间送饭的勤劳。


桑sāng

〖动词〗
从事蚕桑之事,采桑养蚕(2)。《景帝令二千石修职诏》:后亲桑。——皇后亲自采桑养蚕。《杨恽报孙会宗书》:戮力耕桑。——尽力种田务桑。

桑sāng

树名。落叶乔木,叶可养蚕,果名桑葚,可食,可药用。《齐桓晋文之事》:“五亩之宅,树之以~。”《陌上桑》:“罗敷喜蚕~,采~城南隅。”

*枽sang

C9A3
❶树名。落叶乔木,花黄绿色。叶子卵圆形,分裂或不分裂,边缘有锯齿形,可以喂蚕。果实叫桑葚,成熟时紫黑或白色,味甜可食,也可酿酒。木材可制器具,枝条树皮可造纸。
❷〈文〉指种桑养蚕:务民于农~(《汉书》)。
❸姓。

部分树名

部分树名

杨树:杨(垂~)
水杨:蒲(蒲柳;风蒲)
松树:松(~涛;~竹;~鹤;青~;苍~;乔~;劲~;古~;霜松;孤~) 苍官 木公 十八公 封禅树 五大夫 大夫松 大夫枝 偃盖山 苍髯叟 支离叟
松、竹、梅三者:岁寒三友
刚劲苍郁的松树:铜松
虬枝盘曲的松树:髯龙
高大的松树:云松
傲霜挺立,树冠如车盖的松柏:霜盖
柏树:柏(侧~;刺~;古~;翠~;劲~;霜柏) 鞠 椈 苍官
陵墓上的柏树:陵柏 陵栢
植于墓旁的柏树:鬼廷
桂树:桂(桂子;桂花;缅~;金~;汕~) 樨(木樨)
桂树的一种:丹桂 银桂 雪桂
桑树:桑(~叶;~枝;~林;~葚)
小桑树:女桑
丛生的桑树:苞桑
梧桐:桐(桐木;桐树;青桐;霜桐) 梧(碧~) 榇 荣 龙树 鸣凤条
高大的梧桐树:鸿梧
槐树:槐(黄~;刺~;洋~) 玉树 不平生
银杏:檘 鸭脚(鸭脚子)火橐木 公孙树
棕榈:
果树:树核

☚ 部分树名   柳树 ☛

桑mulberry

一种以其叶为桑蚕饲料的经济作物。属桑科(Moraceae)桑属(Morus),落叶乔木或灌木,树皮呈波状或网状裂纹,具乳汁。叶互生,叶身分裂或不分裂,叶缘有锯齿。托叶披针形,早落。花为单性花,偶有两性花,葇荑花序,雌雄同株或异株。花柱明显或不明显;柱头2裂,有毛或突起。果实肥厚多肉,集附于花轴周围,称桑椹或桑果,成熟时紫黑色,或白色。除去果肉即种子,称桑籽。
桑树是亚热带及温带植物,分布范围很广。全世界有30多个国家栽桑养蚕,蚕茧产量以中国为最多,日本次之,再次为印度、苏联等国。
中国是栽桑养蚕生产丝绸最早的国家。《孟子》有“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的记载,可知战国时代已提倡种桑养蚕供衣着。许多古农书中曾有关于桑品种、栽培技术及收获方法等记述,鲁桑品种和桑苗袋接技术等还传至国外。四川峨眉山有一株千年古桑,树高26米以上,腰围4米左右。20世纪初期,蚕丝出口激增,促进了养蚕业的发展。抗日战争期间,许多地区的桑园受到严重破坏,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才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到80年代初又跃居世界首位。
中国各省区,除严寒地区外都有桑树生长。珠江流域的广东,长江流域的浙江、江苏和四川等省栽桑面积较大,被称为中国4大蚕区。珠江流域属亚热带气候,气温高,雨量充沛,桑树生长期长,一年可采叶养蚕7~8次,桑品种以生长势强、耐剪伐的广东荆桑为主,采用密植地桑进行根刈(见广东桑叶收获法)。长江流域气候温和,雨量丰富,宜桑宜蚕,一年养蚕4~5次,江、浙桑品种大多属湖桑类型,叶大花少,产叶量高; 树形以低干为主,每年春蚕壮大期结合收获桑叶,伐条(也称夏伐)一次,夏蚕利用疏芽叶,秋蚕分次摘叶饲养。四川以中干桑为主,有的采用春伐。黄河流域气温较低,桑树生长期较短,品种以耐寒性较强的鲁桑类型为主,树形以中干桑为多,间有高干桑,一年养蚕3~4次,桑叶收获法与江浙地区基本相同。为了适应某些桑品种特性,山东有留枝留芽(见山东桑树留枝留芽收获法),山西有出扦法(见山西桑树出扦收获法)等特殊收获方法。
中国桑属植物有15个种和一个变种,分类如下:
雌花花柱明显
柱头有突起
 蒙桑(M.mongolica Schneiel.)
 鬼桑(M. mongolica Var diabolica Koidz.)
 川桑(圆叶桑)(M.notabilis Schneiel.)
 山桑(M.bombycis Koidz.)
 唐鬼桑(M.nigritormis Koidz.)
 瑞穗桑(M.mizuho Hotta.)
柱头有毛
 鸡桑(M.australis Poiret.)
雌花花柱不明显
柱头有突起
长果桑(M.laevigata Wall.)
鲁桑(M.multicaulis Koidz.)
白桑(M.alba Linn.)
黔鄂桑(长穗桑)(M.wittiorum Handel-Mazett.)
天竺桑(M.serrata Roxb.)
柱头有毛
黑桑(M.nigra Linn.)
华桑(葫芦桑)(M.cathayana Hemsl .)
广东桑(M.atropurpurea Roxb.)
滇桑(M.yunnanensis Koidz.)
中国栽培的桑品种主要属鲁桑、白桑、广东桑等系统,各有一定的特性、特征及一定的地区适应性。❶鲁桑: 原产中国,树冠开展,树皮平滑,褐色居多,枝条粗长,节间稍弯曲。叶片无缺刻,叶缘大多为乳头状锯齿,叶尖锐头或钝头,叶肉厚,叶色深,叶面平滑有光泽,间呈缩皱状。雌花花柱不明显,成熟桑椹紫黑色。春期发芽较迟,属中生或晚生桑。浙江的荷叶白、桐乡青,临朐黑鲁、蒙阴黑鲁等均属鲁桑,在浙江、江苏、山东等地栽培很广。
❷白桑: 原产中国和朝鲜。枝条细长,皮色以灰褐为主。叶身分裂或不分裂,叶尖锐头或短尾状。叶面平滑,叶肉比鲁桑稍薄。雌花花柱不明显,成熟桑椹呈白色、淡红色或紫黑色。新疆白桑、山西格鲁桑等属此。
❸广东桑又称广东荆桑: 枝条瘦长直立,树皮平滑,青灰或棕褐色。叶形较小,叶身大多不分裂,间有裂叶,叶尖锐头或短尾状,锯齿尖锐,叶肉较薄,叶面平滑。雌花花柱不明显,多花果。一般用播种法繁殖桑苗,广东省栽植甚广。
桑树除桑叶用作蚕的饲料外,桑椹俗称桑果,味甘可食,可酿酒或入药。桑树材质坚韧,宜制器具。枝条可编筐,还可培养成农用桑叉。桑皮可作造纸原料,桑的根、皮和叶均可入药。


桑white mulberry

Morus alba,桑科桑属落叶乔木。染色体数2n=2x=28。中国是世界上栽桑养蚕最早的国家,殷商时代(约前17世纪初至约前11世纪)甲骨文中有蚕、桑等文字出现。公元前5~4世纪桑蚕和丝绸技术传入南亚、中亚和欧洲。桑树高达20m,树冠倒卵形或阔扁圆形,冠幅8~10m。树皮灰褐或黄褐色,粗糙,纵裂,小枝淡灰色。叶卵形至卵圆形,长6~15cm,缘具粗钝齿。花单性,雌雄异株,偶有同株者,花期4月。聚花果5~6月成熟,为紫色、淡红或白色。供观赏的常见栽培品种有:‘龙桑’(cv.Tor-tuosa),枝干扭曲,叶型较大且具光泽,用嫁接、播种或扦插繁殖。‘垂枝’桑(cv. Pendula),枝细长下垂。


原产中国,分布广泛,以长江流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栽培最多。喜光,幼树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25~30℃为最适生长温度。能耐-40℃的低温。较耐干旱,怕涝。耐瘠薄,但宜深厚肥沃排水好的中性土壤(pH值6.5~7.0)。根系发达,深根性,抗风力强。对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抗性强。寿命长,可达千年。
多用播种繁殖,覆土宜薄。当年苗高可达80cm以上。也可用扦插、压条等方法繁殖。常见的虫害有桑天牛、桑尺蠖、红蜘蛛等;常见的病害有萎缩病、白粉病等。桑树枝繁叶茂,树冠宽大,秋季叶色变黄,宜在园林绿地中孤植或片植,也可与其他树种混植,更适于四旁绿化。
同属中常用的树种还有:蒙桑(M. mongolica)、鲁桑(M. multicaulis)和鸡桑(M. australis)等。

桑mulberry

以其叶为桑蚕饲料或以其干为木材的树种。桑科,桑属。全世界共有35个桑种。分布亚热带及温带。中国有15个桑种、4个变种。落叶乔木灌木状。树体中有乳状汁。叶互生,叶片分裂或不分裂,叶缘呈锯齿状;托叶披针形,早落。花单性,偶有两性柔荑花序;雌雄异株或同株;花柱明显或不明显,柱头2裂,有毛或突起,由数朵到数十朵小花集生在花轴周围而成聚花果,称桑椹,或称桑果,成熟时紫黑色或白色,除去果肉即种子,称桑籽。桑叶可作蚕的饲料。桑椹可食用、酿酒。木材坚韧,可制器具。皮可造纸。枝条可编筐。根、皮、叶和椹均可入药。

桑科落叶乔木或灌木状。又称桑树,家桑。高达15m,胸径60cm。树皮厚,黄褐色。叶互生,宽卵形,长5~15cm,宽5~12cm,粗钝锯齿。雌雄异株。雄花序长2~3.5cm,淡绿色,雌花序花后结长1~2.5cm的聚花果。果暗紫、乳白。花期4月,果期5~6月。世界有桑属35种,中国有15个桑种和4个变种。生长适宜温度25~30℃。中国有桑品种1000余个。最主要的栽培品种有3个:鲁桑、白桑和广东桑。桑叶用于作蚕饲料,其他部分可作工业原料。产中国各地,除高寒地区外都有栽培。叶养蚕,饲蚕的优良桑树品种有数百个,如白条桑、桐乡桑、大花桑、黑油桑、梨叶大桑等,压条、嫁接或播种育苗。大果品种鲜食、制果酱和酿酒,树皮、叶、果、枝药用,清肺热、补肝肾、祛风湿。材质好。同属还有长穗桑,雌花序长9~15cm,聚花果汁少、果小,产湖南、贵州;黄桑木材、叶可提取色素,树皮造纸,产云南、广西、西藏;华桑叶卵圆形,多毛,不宜养蚕,果鲜食、造酒,产河北、山东至长江流域;蒙桑产“三北”至西南。树皮造纸,根皮药用;此外,还有鸡桑、川桑、黑桑。

桑sangMorus alba

亦称家桑、白桑,桑科,桑属。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浅纵裂。幼枝光滑或有毛。单叶互生,卵形或宽卵形。先端急尖或钝,基部近心形,叶缘具锯齿,有时成不规则的分裂, 上面近光下面脉有疏毛;托叶披针形、早落。花单性,柔荑花序,雌雄异株,雄花花被片4,雄蕊与花被数同数,对生,中央具不育雌蕊。雌花花被片4,结果实时肉质化。聚花果 (桑椹)。成熟时黑紫色或白色。我国南北各省均有分布。叶可饲蚕。木材坚实、细密,可制农具。茎皮纤维为优良的造纸和纺织原料。根、皮、叶和桑椹均可入药,有利尿镇咳的作用。成熟的桑椹可生食,食用的部分主要在肉质化的花被 (萼片)。

☚ 槐   紫丁香 ☛

桑Sang

桑科。落叶乔木。单叶,互生,卵形或宽卵形,长6—15厘米,锯齿缘,有时有不规则浅裂。雌雄异株,雄花和雌花均成柔荑花序;雄花萼片4,雄蕊4;雌花萼片4,果时肉质化。瘦果包宿存肉质萼片内,小核果状,多数瘦果集成聚花果称桑椹,熟时紫黑色或白色。各地栽培。叶可饲蚕;木材坚实、细密、可做各种农具;茎皮纤维为优良的造纸和纺织原料;根皮、枝、叶和桑椹可入药,桑椹可食。

☚ 榆   榕树 ☛

桑桒sāng

❶落叶乔木,叶可喂蚕,皮可造纸,叶、果、枝、根等可入药。干,材质优良,可做农具。
❷姓。

桑sāng

《本草纲目》木部第36卷桑(705)。药名。参见“桑根白皮”、“桑皮中白汁”、“桑椹”、“桑叶”、“桑枝”等条。

桑科桑属落叶乔木。陇南、天水、庆阳及子午岭等地分布或栽培。喜光,深根性树种,耐干旱、瘠薄,萌芽力强,耐修剪,多成灌木经营,便于采叶养蚕。根系发达,是良好的水保树种。材质坚硬,是制家具、农具、乐器的好木料。桑叶养蚕,桑椹味美,桑皮可搓绳、造纸及人造丝, 枝条编筐。

☚ 无花果   茶树 ☛

桑[桒、桒]sānɡ

 ❶ (桑树) white mulberry; mulberry
❷ (桑叶) mulberry leaves: 采 ~ 喂蚕 pick mulberry leaves to feed silkworms
❸ (姓氏) a surname: ~ 弘羊 Sang Hongyang
◆桑白皮 {中药} the root bark of white mulberry;
桑蚕 silkworm;
桑寄生 {中药} parasitic loranthus; loranthus parasiticus; {植} mistletoe;
桑苗 mulberry sapling;
桑那浴 Sauna bath; steam bath; 桑皮纸 mulberry (bark) paper;
桑葚儿 [口] mulberry;
桑葚 mulberry;
桑树 white mulberry; mulberry;
桑田沧海 The sea turns into mulberry fields and vice versa; great changes;
桑榆晚景 a man's circumstances in old age; the closing years of one's life; the evening of one's life;
桑园 mulberry field;
桑梓 [书] one's native place;
桑籽 mulberry seed

地名。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西南,历属扎布让宗管辖。1693年(藏历水鸡年),扎布让宗所立户口、税收簿册,载明此地缴纳之差税项目、数量及户主姓名。1865年(木牛年),该宗所立差税册亦有如上述项目之记载。此等差税系属土地税性质。扎布让宗长期以来指定当地居民守卫边卡,当地司法权一直由扎布让宗行使。1919年起,英军入侵该地,但直至1927年西藏当局仍在该地征税。至1952年,扎布让宗仍对该地区行使一定的管辖权。

桑sāng

户蓬枢|枢蓬户|榆晚景

❷ 沧陵谷|指骂槐

❸ 沧海田|东海田|暮景榆|蓬户枢|日薄

❹ 饱经沧|历尽沧

桑sāng

象形字,小篆“又”为桑树的树叶。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sǎng
嗓(嗓音)
搡(推推搡搡)
颡(额;脑门子)
磉(柱子底下的石墩)

桑桒sāng

(10画)

【提示】桑,上面三个又,下左的又,位于字的左边,末笔捺改点; 上面的又、下右的又和下面的木,末笔原本均是捺,为避重捺,两个又的末笔捺均改点;木,中间是竖,不是竖钩。

*桑〔桒〕sāng

10画 又部 桑树,落叶乔木,叶子卵形,可喂蚕。花黄绿色,果实叫桑葚,味甜,可吃。嫩枝的韧皮纤维可造纸,叶、果、枝、根、皮都可入药。

桑()


甲骨文合集10058,殷
丙寅不桑棘。

格伯簋,殷周金文集成4264,西周中期
殷谷杜木桑。

睡虎地秦墓竹簡·法律答問7,戰國至秦
或盜采人桑葉。

馬王堆漢墓帛書·雜療方,西漢
卵入桑枝中。

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西漢
擊(繫)于枹(苞)桑。

漢印文字徵
桑吴人。

西嶽華山廟碑陽,東漢
觸石興雲,雨我農桑,資糧品物,亦相瑶光。

元光基墓誌,東魏
桑林吐日,濛谷含煙。

張冏妻蘇恒墓誌,隋
豈圖百齡早落,五福先虧,藥對未因,桑榆掩及。

史興墓誌,唐
恐後桑田改變,凌谷運移,勒石書文,乃爲詞曰……

呼延章墓誌,唐
零露瀼瀼,霑於包桑。
《説文》: “桑,蠶所食葉木。从叒、木。”
甲骨文“桑”象桑木長滿桑葉之形。金文格伯簋从“爪”,桑葉之形與“木”脱落成二“中”,象手採桑葉。睡虎地秦簡文字,桑之枝葉也與樹幹脱節,作三“中”之形。“中”與“又”古文字形近,小篆遂誤从“叒”形。漢印文字亦承此形,唯“中”下不出頭,似“山”形。石刻楷書中“中”之曲笔常常平直化,從而與“卉”同形。

☚ 叒部   之部 ☛

桑sāng

甲骨文上从三屮,象枝叶,下为木字下部。小篆从三又从木,象有叶形。隶书多从三“十”从木。桑是落叶乔木,开黄绿色小花,叶子可以喂蚕,果实叫桑葚(rènr或shèn),味甜可吃。木材可以制器具,皮可以造纸。

桑★常◎常


sānɡ象形,甲骨文象枝繁叶茂的桑树形,中为树干,上为枝叶,下为树根,小篆字形稍变,隶定为“桑”。本义为桑树,一种落叶乔木,引申为桑叶、种桑养蚕的农事等。
【辨析】
以“桑”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读sǎnɡ:嗓、搡、磉、颡。

(sāng)

叒木即若木。
【按】桑,《説文》:“蠶所食葉木。”叒木,日初出東方湯谷所登榑桑。湯谷即旸谷,古代傳説日出之處。榑桑即扶桑,海外的大桑樹,傳説太陽從這裏升起。

隶sāng

【析形】象形字。甲骨文字形上部像树冠枝叶散开之形,下部是树根。后树枝与树干分离,又改变方向,故小篆字形讹变为三个又。隶、楷字形承之。
【释义】《说文》:“蚕所食叶木。”本义是桑树。桑以养蚕,蚕以吐丝,丝以制衣,所以古代多种桑树。东汉以来常以“桑梓”借指故乡或乡亲父老。[桑麻]桑树和麻。植桑饲蚕取茧和植麻取其纤维,同为古代农业解决衣着的最重要的经济活动。后用来泛指农作物或农事。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pictograph character. In Oracle, the upper part of the character is shaped like the tree crowns and leaves while the lower part is root. Later, the branch sparated from the tree body and changed direction, so in Small Seal script, it was transformed erroneously into three 又(yòu).
【original meaning】 Mulberry.

*桑sang

[甲骨]
[金文]
[小篆] 《說文》: , 蠶所食葉木。从叒、木。(六篇下)
桑樹形。

☚ 畺   浾 ☛
0000034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3: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