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诵761—806即唐顺宗。唐德宗长子。大历十四年(779)立为皇太子。贞元二十一年(805)正月即帝位。任用“二王”(王伾、王叔文)为翰林学士,在韩泰、韩晔、柳宗元、刘禹锡、陈谏、凌准、程异、韦执宜等支持下,贬斥贪官,罢去宫市,停止进奉,并试图收回宦官兵权,史称“永贞革新”。旋即中风。同年8月宦官俱文珍等勾结部分官僚和藩镇,迫其退位,传位太子李纯,贬王伾等人,史称“永贞内禅”。次年病死。 李诵761—806唐顺宗。唐德宗长子。大历十四年(779)立为皇太子。贞元二十一年(805)正月即位。任用“二王”(王伾、王叔文)为翰林学士,在韩泰、韩晔、柳宗元、刘禹锡、陈谏、凌准、程异、韦执谊等支持下,从事改革德宗以来的弊政,贬斥贪官、罢宫市,停盐铁使月进钱及地方进奉,并试图收回宦者兵权,史称“永贞革新”。旋中风。同年八月,宦者俱文珍等勾结部分官僚和藩镇,迫其退位,传位太子李纯,贬王伾等人,史称“永贞内禅”。次年病崩。 李诵761—806即唐顺宗。唐代皇帝。德宗长子。公元805年在位。为太子时,曾与王叔文、王伾等筹划改革政治。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即位后,任王叔文为翰林学士,下令罢免贪酷的京兆尹李实,减免一些捐税,停止宫市,放后宫及教坊女九百人。因患风疾,行动不便,同年八月宦官俱文珍等迫其退位,称太上皇,立太子纯为帝(即宪宗),次年病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