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朱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朱洗1899。一作1900—1962

浙江临海人
实验生物学家。曾任中山大学、中法大学教授。建国后,任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等职。著有《现代生物学丛书》、《脊椎动物发生学》、《生物的进化》、《蓖麻与蓖麻蚕》等。
原名:玉文
字:玉温
别名:永昌

朱洗

生物学家朱洗
朱洗与蓖麻蚕
把工作看作第二生命——访老科学家朱洗先生
实验室中三十年——访生物学家朱洗教授
全国人大代表朱洗逝世
徐伟敏
吕文
沈国祥
杨瑛 高洁
少年儿童出版社1982年6月版158页
文汇报1957年1月26日
文汇报1961年8月29日
人民日报1961年12月1日
人民日报1962年7月26日
忆朱洗
忠于科学热爱生活的朱洗先生
科学院华东分院举行座谈会纪念朱洗先生
金堤
沈国祥
文汇报1962年8月10日
文汇报1962年8月14日
文汇报1962年8月18日
科学需要人的全部生命——悼念朱洗先生
朱洗同志骨灰安放仪式在申举行
沈庄中国青年报1962年9月4日
解放日报、文汇报1978年11月27日
崇高的美德 纯洁的心灵——卓越生物学家朱
洗教授轶闻录
贾宝良解放日报1982年7月23日
纪念朱洗(附朱洗先生科学论文目录)
工作就是生活——缅怀朱洗老师
生物学家朱洗
朱洗
朱洗(1900-1962)
朱洗(1900-1964)
朱洗
庄孝僡
王幽兰
许鲁文 毛秀宝
于有彬
罗登 陈阜
张之杰
魏桥等
实验生物学报1964年8卷3、4期
中国科技史料1980年1辑
上海文史资料选辑第40辑第141页
中国当代科学家传第1辑第76页
中国现代生物学家传第1卷第177页
*环华百科全书第14册第158页
浙江人物简志(下)第262页

朱洗

学习朱洗
怀念朱洗老师
“不息的生命”——生物学家朱洗
朱 洗(1900—1962)
殷宏章
王幽兰
包 蕾等
《中国科苑英华录》
编写组
科学通报1963年1期
科学通报1963年7期
自然杂志1979年2卷12期
中国科苑英华录——新中国之部(下)第
49页
朱 洗(1900—1962)京声 溪泉新中国名人录第506页

朱洗1899——1962

原名玉文,浙江臨海人,1899年 (清光緒二十五年) 生。1919年在浙江省立第六中學讀書,因參加五四運動被開除,赴上海商務印書館學徒。1920年夏,赴法國勤工儉學。1925年冬,入法國蒙貝利埃大學。1927年畢業,任蒙貝利埃大學助理。1930年獲法國國家博士學位。1932年回國,任中山大學教授。1935年初,任北平研究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旋兼中法大學教授。1936年任上海生物學研究所所長,並參與創辦《中國實驗生物學雜誌》。1940年12月,在上海任中學教員。1941年12月回浙江。1943年創辦琳山農業學校,任校長兼教員。抗日戰争勝利後,兼任臺灣大學教授、動物系主任。1949年回大陸; 8月任中國科學院上海實驗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室主任。1953年任副所長。1954年起,當選爲上海人民代表、市人民委員會委員。1956年當選爲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任上海實驗生物研究所所長。1956年因引種馴化原產印度蓖麻蠶成功獲科學成果三等獎。1958年當選爲第二届全國人大代表。1962年7月24日在上海病逝。終年63歲。著有《現代生物學叢書》、《生物的進化》、《蓖麻與蓖麻蠶》等。翻譯有《動物學》、《脊椎動物發生學》等。

朱洗1900~1962


中国现代实验胚胎学、细胞学家。1900年出生于浙江省临海县。1920~1925年赴法勤工俭学,1925~1932年在法国蒙伯利埃大学学习和从事研究工作,1931年在法国获得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 (现改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历任广州中山大学生物系教授,北平研究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兼中法大学教授,上海细胞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主任,北平研究院生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兼任台湾大学动物系教授、系主任。1950年起任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室主任、副所长、所长。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
朱洗从事科学研究近40年,根据动物卵球成熟、受精和单性生殖的研究,提出受精可分为激动、修整,两性结合三个阶段,卵裂节奏的“时空秩序”概念,并发展了卵球成熟、受精的“中毒排毒”理论;创建了激素诱发蟾蜍和黑斑蛙卵球体的排卵和成熟的实验体系,证实体外排出的成熟卵球具有完善的发育能力; 发现低温休眠是中华大蟾蜍卵球成熟的决定因素; 研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批设有外祖父的“癞蛤蟆”; 反复验证输卵管分泌物是两栖类卵球受精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提出受精的“三元论”; 系统分析鲤科鱼类和两栖类不同成熟程度卵球受精与胚胎发育的关系,证明唯有适当成熟时期的卵球受精后方能正常发育。从家蚕混精杂交的研究、发现中止发育的逾数精子能影响子代遗传性,使杂交子代产生若干特殊的变异。
他从深入研究动物发育规律出发,结合生产实际解决了蓖麻蚕的引种、驯化、培养和推广,为纺织工业增加了一种原料。他与有关单位协作,从事家鱼人工繁殖的研究,系统地解决了家鱼培育、人工催产和孵化等关键问题,使能就地按需要人工繁殖鱼苗,促进了淡水养殖事业的发展。
朱洗一生著书20余种,共450万字,其中有专著《生物的进化》和科普著作《现代生物学丛书》等八种。此外,还发表过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60余篇。
朱洗

朱洗1900~1962Zhuxi

实验生物学家。原名玉文,浙江临海人。中学时代曾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5~1932年在法国蒙伯利埃大学学习和从事研究工作。1931年,他发表了《无尾两栖类杂交的细胞学研究》的论文,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1932年回国,在中山大学任教,1935年任北平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法大学教授。1936年在上海创办生物研究所,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研究工作。他还与巴金等人合办了文化出版社,负责《现代生物科学丛书》的编写。日军侵入上海后,他回到故乡浙江临海,办起了半工半读的“琳山农校”和“合作医院”。抗战胜利后,他曾任台湾大学动物系教授、系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室主任、副所长、所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他一直从事动物卵球成熟、受精和人工单性生殖方面的研究工作。他一生共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译著20多种,科普著作8册。在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成就有:两栖类杂交的细胞学研究,卵裂节奏的实验分析,两栖类卵球受精机制的“三元论”学说,不同成熟程度卵球受精后与胚胎发育的联系,世界上第一批“没有外祖父的癞蛤蟆”等。结合生产实际的重大成就有:蓖麻蚕的引种驯化和推广、家鱼人工繁殖等。

☚ 罗宗洛   希波克拉底 ☛

朱洗1899—1962

中国实验胚胎学家。浙江临海人。曾任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他研究动物卵子的成熟、受精和人工单性生殖,并创立蟾蜍卵巢离体排卵法。对卵子成熟程度与胚胎发育的关系有所阐明。成功地得到人工单性生殖的蟾蜍,并能产卵,正常受精发育,成为没有外祖父的蟾蜍。在家蚕混精杂交的研究中,发现不同品种的逾数子能影响后代的遗传性。在蓖麻蚕引种驯化及几种经济鱼类的人工繁殖方面,有重要贡献。主要著作有《生物的进化》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8:5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