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 沙区治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 沙区治理

(二) 沙区治理

甘肃沙漠主要分布于河西走廊20多个县(市、区);这里既是古丝绸之路的通道,也是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之一。306.67万公顷沙漠中,有66.67万公顷呈带状、片状散布在内陆河中下游沿岸,与绿洲、农田、牧场交错分布,风沙线蜿蜒达1 600公里,较大的风口846处。这些沙漠中的流动沙丘在干旱大风气候条件下,每年以3.16米速度向绿洲推进,严重影响河西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40多年来,河西人民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按照正确的沙区治理策略,坚持不懈与风沙抗争,使治沙工作取得较大成绩。
(1)大力营造防风固沙林,有效地减轻了风沙危害。截止1990年,河西防风固沙林保存面积13.3万公顷,建起了长达1 200公里的防风阻沙林带,占风沙线总长度的70%;治理风口454处,占风口总数的53.7%;控制流沙面积18.67万公顷。部分地区“沙逼人退”的状况基本得到控制,1 400多个村庄抵御住了流沙埋压威胁,恢复耕地近2.67万公顷。
(2)天然沙生植被得到恢复和扩大。河西沙区具备封滩(沙)育林(草)的土地面积72万公顷。截止1990年,共封护沙区天然植被26.47万公顷,其中保护原有灌木林9.93万公顷,恢复天然沙生植被16.53万公顷。酒泉地区从1980年以来,在绿洲外围、地下水位较高的湖滩沙地封育、保护沙生植被,已封育成林9.07万公顷。全区约5.47万公顷流动沙丘基本得到控制,封护区约6.67万公顷牧草和1 330多公顷甘草、麻黄、罗布麻等药材资源恢复了生机。沙生植被封护后生态环境的变化,为野生动物栖息繁衍创造了条件,封护区内属国家规定保护的一、二级野生动物如野驴、野骆驼、白唇鹿、盘羊等种类和数量均明显增加。林业部“三北”防护林建设局于1990年9月在河西召开了全国“三北”地区封滩育林现场会,推广了河西经验。
(3)在绿洲营造农田林网,建起了绿色屏障。按照以乔木为主,渠路林田相配套的原则,全省沙区营造的护田林网保存面积5.2万公顷,连同四旁树在内共2 130万株,保护着31.67万公顷农田和果园,占全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的63.3%,保灌面积的77.3%。基本上形成了带、片、网相结合,乔、灌、草相搭配的绿洲灌溉农业区防护林体系。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日趋显著。据测定,河西农田林网保护区内,风速平均降低38%以上,空气湿度提高3%—6%,年内无霜期由过去的130天延长到150天。全区粮食产量以8%的速度增长,大部分林网内实行了果粮间作,各种经济林2.13万公顷,年果品产量已达4 200万公斤。农田林网的间伐更新,为群众提供了大量的民用材。据河西三地区统计,1976—1989年间采伐利用木材70多万立方米,现金收入1 000多万元。凡是已实现农田林网化的乡村,基本实现民用材的自给。

☚ (一) 植树造林   (三) 林区建设 ☛
0001956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3:3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