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武備類 > 火藥器部 > 噴衝具 > 木火獸 木火獸 mùhuǒshòu 多種火器並用之組合戰具。獸形,故稱。獸雙耳藏烟瓶,嘴中安噴筒,左右胸旁拴火銃,各藥線會總後部一處,點火俱發。一人推行,衝入敵陣,殺傷、驚嚇敵人。創始於明,由前代火獸發展而來。能綜合發揮不同火器之作用,威力倍增,且省兵力,减少己之傷亡。明·茅元儀《武備志·火器圖說十》:“〔木火獸〕用輕木造,架下安四獸足,高三尺,長五尺二寸。四足踏四輪,身頭用竹篾編形,裏外紙糊,裝畫以彩像,用白礬重塗。藏二烟瓶於耳内,口中置竹噴筒,左右胸旁拴銃四眼,内裝火藥鉛子,藥線聯絡,俱從後發。用一人駕行,衝鋒驚敵,乘亂擊之也。” 木火兽明代制造的一种兽形木轮喷火器。此火器以轻便木材为框架,安装兽形头尾,高3尺,长5尺2寸,四足安上木轮,里外用纸糊上,涂成彩色虎豹等形象,再涂以白矾。兽耳内藏两个烟瓶, 口中安置竹制喷筒,左右胸旁拴铳,四眼内装火药,都用引线联络一起。作战时,由一名士兵推进,冲至敌阵,从两面点火,硝烟喷射,火铳自发,用以冲锋惊敌,并乘乱将敌击溃。明代茅元仪《武备志·火器图说十》:“〔木火兽〕用轻木造,架下安四兽足,高三尺,长五尺二寸。四足踏四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