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动脉血氧饱和度
动脉血的氧含量、二氧化碳含量、氢离子浓度、血氧饱和度都是检查肺脏换气功能的项目。在临床上主要利用Van-Slyke法或Scholander-Roughton法测定这些指标。近年来,这些化学测定法逐渐被物理测定法所代替。在运动医学中,利用血氧计测定动脉血氧饱和度的方法应用较广泛,它可在运动前、中、后连续测定血氧而不需抽血。已知健康常人在小运动负荷后,其动脉血气体含量,氧和二氧化碳分压及氢离子浓度等,未见显著变化。
国内报告以血氧计测定运动员安静时血氧饱和度数值为96.04±0.30%,这和一般常人之数值未见差别。
运动负荷时血氧饱和度的变动因运动量大小而异。小负荷量不引起血氧饱和度的明显变化,平均只下降0.40±0.30%。中负荷量使血氧饱和度下降1.1±1.02%。大负荷量使血氧饱和度下降2.2±1.02%。训练有素者在负荷时一般下降不超过5%,比训练水平差者,血氧饱和度下降较少,恢复也较快。
运动员屏气时氧饱和度的变化与一般常人相比有以下特点:
❶屏气后氧饱和度维持不变的时间较长。
❷在同一时间内氧饱和度数值下降较小。
❸因运动员屏气时间长,所以最后氧饱和度下降稍多,这可能与运动员耐受无氧代谢的能力较强有关。一般认为,氧饱和度的变化与动脉氧分压的变化是一致的。氧饱和度下降的速度与体内氧储量和身体对氧的需要量有关。随着屏气时间的延续,肺泡内氧分压降低,进而动脉内氧分压也降低。动脉血氧饱和度可视为外呼吸功能的最终表现。因此,血氧饱和度的连续测定可作为反映心肺功能活动的一个指标,这一点在运动时更为明显。血氧饱和度的测定虽然受氧分解曲线的影响,测定结果的精确性较直接测氧分压稍差,但其测定方法较为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