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曹参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曹参?—前190

西汉初大臣。沛县(今属江苏)人。秦时为沛县狱掾(掌刑狱)。秦末从刘邦起事,在攻取宛县、武关、峣关、兰田等战事中,有大功,被拜将军。楚汉战争中,随韩信北渡黄河,击擒魏王豹,杀死代相夏说。不久东向攻齐,破齐历下军,夺取临,又在上假密击溃楚将龙且军,斩杀龙且,平定齐地。汉初封平阳侯,任齐相国(后改丞相)。以齐相国佐刘邦平定陈豨、黥布叛乱。在十余年戎马生涯中,身经百战,受创七十处。任齐相九年,以盖(ge)公黄老之术治国,齐国安定,百姓和睦,被称为贤相。惠帝二年(前193年)萧何死,继为相,凡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旧制,史称“萧规曹随”。

曹参cáo cān

〖名词〗
人名。汉初大臣。沛县(今属江苏)人。曾为沛县狱吏。汉朝建立,封平阳侯,曾任齐相九年,后继萧何为汉惠帝丞相(1)。《管仲论》:举曹参以自代。——推荐曹参代替自己。

曹参?—前190

汉初将领、大臣。沛(今江苏沛县)人。初为县狱吏。秦末从刘邦起义。在推翻秦王朝及楚汉战争中,他随刘邦、韩信转战各地,屡立战功,受伤七十余处,共攻下二国、一百二十二县,封平阳侯。司马迁评论说,他“攻城野战之功所以能多若此者,以与淮阴侯俱”,即有卓越统帅韩信带领的缘故。刘邦称帝至惠帝初,他任齐相国、丞相,共九年。萧何卒,他入长安,任丞相。倡导无为而治,“举事无所变革,一遵萧何约束”。

曹参

西汉开国功臣。生年不详。公元前209年,随刘邦起兵反秦。屡立战功,攻下2国122县。西汉建立后,曾迁齐相,赐爵列侯,食邑平阳10630户。曹参相齐9年,政治安定。前193年,继萧何为相国,在位3年,收到了很大成效。前190年,病卒。

曹参

051 曹参?—前190

汉初政治家。沛县(今属江苏)人。秦末为沛县狱吏,从刘邦起义,屡立战功。汉朝建立,封平阳侯,曾任齐相9年,采盖公的黄老之术治齐,“齐国安集,大称贤相”。并协助高祖平定陈豨、英布等异姓诸侯王。前193年,继萧何为汉惠帝丞相,“举事无所变,一遵萧何约束”,有“萧规曹随”之称。其政治思想,接受黄老之学,主张天子垂拱,大臣守职,清静虚无,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 萧何   陆贾 ☛
曹参

曹参?—前190

汉初沛县(今江苏沛县)人。初为秦沛县狱吏。秦二世元年 (前209),沛公刘邦起兵反秦,参以中涓随从。他在反秦的战斗中屡建战功。秦二世二年,楚怀王封参为执帛,号曰建成君,迁为戚公。其后他跟随沛公一直打到秦都咸阳。汉王元年 (前206),汉王刘邦封参为建成侯。他随至汉中,迁为将军。然后又从汉王还定三秦,参与长达四年之久的楚汉战争。他曾任假左丞相、左丞相。汉王五年,刘邦即皇帝位,参归相印,以为齐相国。高帝六年 (前201),论功行赏,以参攻城掠地,身被七十创,功仅次于萧何,名列第二。封平阳侯,食邑10630户。又以齐相国率兵平定异姓王的战斗。高帝十二年,刘邦死,惠帝即位。参以齐丞相召集当地长老询问安定民生的办法。乃采纳黄老学者膠西盖公的建议,实行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政策。故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惠帝二年 (前193),曹参继萧何为汉相国。参与何本相友善,及论功行赏,参虽战功最多,而封赏每在何后,至此俩人有隙。但何临死前,仍推举曹参。而 “参代何为相国,举事无所变更,壹遵何之约束。” 传为“萧规曹随” 之佳话。参任汉相国期间,又把在齐行之有效的黄老无为政策推行到全国,使汉初的安定局面得到了巩固和发展。惠帝五年 (前190),曹参病故。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讲若画一; 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靖,民以宁壹。”

☚ 萧何   陈平 ☛

曹参?—前190

汉初大臣。沛县(今属江苏)人。原为狱吏,从刘邦起义。屡立战功。汉兴,封平阳侯。曾为齐相。好盖公黄老之术。协助高祖平定陈豨等异姓诸侯王的叛乱。后为惠帝丞相,遵萧何定制,无所变更,有“萧规曹随”之称。

曹参?~前190

汉初将领、大臣。字敬伯。沛(今江苏沛县)人。初为县狱吏。秦末从刘邦起义后,随刘邦、韩信转战各地,屡立战功,受伤70余处,共攻下2国、122县,封平阳侯。刘邦称帝至惠帝初,他任齐相国、丞相,共9年。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萧何病故,曹参奉命回京都代为相国,继续推行萧何所定“与民休息”各项法度,创造了一个相对安定的局面。

曹参

曹参?~前190

汉初名臣。沛县(今属江苏)人。曾为沛县狱吏。秦末从刘邦起义,屡立战功。汉朝建立,封平阳侯,又协助高祖平定陈豨、英布等异姓诸侯王。在任齐相九年间,采用盖公黄老之术,实施“勿扰狱市”的经济政策,使得“齐国安集”,他本人也被称为“贤相”。孝惠二年(公元前193年), 继萧何之后为汉朝廷丞相,遂将黄老政治推向更大的范围。他对惠帝说:“高皇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具;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汉书·曹参传》)用人专选年长大者,且要“讷于言辞,谨厚长者”; 凡 “言文刻深, 欲务声名”之辈,“辄斥去之”。这种无为而治的做法,对于迅速恢复残破的经济,稳定汉初社会, 起了积极作用。由于他“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故史有“萧规曹随”之称。

☚ 阳成延   张良 ☛

曹参?—前190

西汉初大臣,沛(今江苏沛县)人。曾为沛县狱吏。秦二世元年(前209),从刘邦起兵,常身先士卒,“身披七十创”屡立战功。汉朝建立,封平阳侯,为齐相九年,有政绩,时人称为贤相。后继萧何为汉惠帝丞相,悉遵萧何旧制,举事无所变更,创造了一个相对安定的局面,故有“萧规曹随” 之说。

曹参?—前190

汉初大臣、政治家。沛县(今属江苏)人。曾为沛县狱吏。公元前209年,从刘邦起兵,屡立战功。汉朝建立,为齐相九年,封平阳侯。后继萧何为汉惠帝丞相,继续执行“与民休息”的政策,有“萧规曹随”之称。

曹参?一前190

汉沛县(属江苏)人。秦时为沛县狱吏。从刘邦起义反秦,参加楚汉战争。汉初封平阳侯。任齐国相九年,采用“黄老之术”,境内大治,称为贤相。又助刘邦平定陈豨、英布等异姓诸侯王叛乱。汉惠帝时,继萧何为丞相,继续奉行“与民休息”的政策,有“萧规曹随”之称。(参考图18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2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