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日照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照射

照射

照(~映;临~) 映(映照;映射;炳映;炤映;辉映) 鉴 镜影 炤耀
日光照射:日照 曝阳 曝晒
太阳照射物体:晒 曝
太阳高照:金锣腾空
太阳强烈照射:烤炙 烘烤
光芒照射:耀芒
光彩照射:景焕 色飞
光辉照射:流照
光华映射:焕映
光芒飞射:驰光
灯光照射:膏映
烛光照射:烛照
借光照射:凿照
光线的照射:光照
光线或目光向物体照射:投射
光线逼近而直接照射:逼射
光线等不受阻碍地照射:流泻
光线不能直接照到:背光
由上向下照射:烛临
明亮地照射:朗照
强烈地照射:逼照 郁映
光线强烈地照射:耀
照射的时间短:瞥映
(光线射在物体上:照射)

☚ 放射   四射 ☛

日照rizhaosunshine duration

太阳的直接照射。通常用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表示。日照时数是太阳辐射达到一定强度而能投射明显阴影的时段,有实照时数和可照时数两种, 以小时为单位。通常是指实照时数,即某地一日(月、年)中,除云、雾、霾、烟、尘遮蔽的时间外,太阳直接辐射实际到达地面的时间。而可照时数是一日(月、年)中,最大可能的光照时数,即白昼的总时数,它决定于纬度和季节。日照百分率是以百分率表示的实照时数与可照时数之比(见日照观测, 附表17)。

日照

新疆是全国日照最充裕的地区之一。全年日照时数北疆2500—2700小时,南疆2700—3300小时,沙漠腹地塔中2750—2900小时。星星峡达3550小时,为新疆最大值,居全国第二位。日照百分率南疆大部分地区在74%左右,东疆哈密和南疆若羌达83%,最小值沿天山北麓和喀什、和田地区为40%~50%。

日照

日照

见 “释地婆诃罗”。

☚ 释地婆诃罗   义净 ☛
日照

日照

见 “释地婆诃罗”。

☚ 释地婆诃罗   义净 ☛

日照

一个地方一天中太阳光照射的时间。通常用阳光直接照射的时数或日照百分率表示。

日照

日照rizhɑo

境内年均日照时数为2000小时~2350小时,分布的总趋势是西少东多,大体以泾河为界,其东南部年日照时数少于2200小时,平原区的兴平市最少,只有2017.2小时,其余各地都大于2100小时;东北部超过2200小时,且南比北少,黄土高原区超过2300小时,旬邑县最多,达2346.9小时。各地冬季日照时数偏少,1月平均值介于140小时~190小时之间,黄土高原区多于平原区一带。北部的永寿、彬县、长武、旬邑、淳化县都超过170小时。泾河以东的旬邑、淳化县达到180小时以上,淳化县最多达到187.3小时,平均每天6小时;平原区各地日照时数不超过170小时,其中泾阳县、秦都区、渭城区、兴平市不到160小时,以兴平市最少,只有149.3小时,平均每天不足5小时。夏季是一年中日照时数最多的季节。7月,各地平均日照时数都超过200小时,介于212小时~235小时之间。淳化—礼泉—秦都一线的东部都大于220小时,三原县最多,达231.7小时,平均每天7.5小时;兴平市仅212.2小时,平均每天不足7小时。其余地方,包括黄土高原区的大部和平原区的西部、西南部都在200小时以下。

☚ 少数民族   中五台道观 ☛
日照

日照

自然环境要素。天水市年平均日照时数在1910.8~2213.2小时之间,日照百分率43%~50%,日照时间西部多,东部少。夏季日照时数为600小时,占全年日照总数的30.6%;春季为550小时,占26.6%;冬季为480小时,占22.6%;秋季为420小时,占20.2%。平均每天日照时数5小时,夏季每天7小时,秋季每天4小时。太阳总辐射量5394.12~5583.66兆焦/平方米。

☚ 风   云量 ☛
日照

日照

日照是表示太阳辐射时间的量。有可照时间和实照时间两种,分别以可照时数和实照时数表示,均以小时为单位。可照时数是一天内可能的太阳光照时数。也即一天内太阳中心从东方地平线升起,直到进入西方地平线之下的全部时间,完全由该地的纬度和日期决定。实照时数 (即日照时数) 是太阳直射光线不受地物障碍及云、雾、烟、尘遮蔽时实际照射地面的时数 (由纬度、日期、天气、地形等所决定),可用照计测量。日照百分率是实照时数与可照时数的百分比,用来比较不同季节、不同纬度的日照情况。
(1) 我国日照时数和百分率的地理分布
❶年平均日照时数分布。我国年平均日照时数的分布形势是东南少而西北多,从东南向西北年平均日照时数逐渐增加。大致秦岭、淮河以北和青藏、云南高原东坡约相当于昆明准静止锋位置以西的高原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都在2200小时以上;从青岛到兰州一线,除了东北北部和东部以外,日照时数都在2600小时以上。锡林浩特、呼和浩特、银川、西宁、拉萨一线西北的内陆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普遍在3000小时以上,是我国日照最多的地区。拉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3005.3小时,加上纬度低、海拔高,空气洁净而稀薄,阳光灿烂,因而有 “日光城” 之称。西北地区的新疆东南部、内蒙古西部、甘肃西北部和柴达木盆地年平均日照时数达3200小时以上,局部地区甚至可以达到3300—3500小时,西北地区中仅天山、阿尔泰山、新疆西北部山区等地区的年平均日照时数在2600—3000小时之间。
淮河、秦岭以南,青藏和云贵高原东坡以东地区,除了台湾、海南岛局部地区外,年平均日照时数均在2000小时以下,是我国的少日照地区,其中西起云南、青藏高原东坡,东至东经115°左右,广州、南宁以北,西安、武汉以南的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在1800小时以下。四川盆地、贵州大部分地区是这个少日照区的中心,年平均日照时数不到1400小时。四川盆地西坡和川东南、黔西北、鄂西南交界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在1200小时以下,有的地方甚至不足1000小时。此外,藏东南、滇西北地区由于一年中有两个雨季,年平均日照时数在1600小时以下。另外,在川黔日照低值区和滇西北、藏东南低值区之间,也有一个日照相对高值区,其年平均日照时数普遍可达2200—2400小时之间。

❷年平均日照百分率的分布。大致淮河、秦岭以南,青藏、云南高原东坡以东地区,年平均日照百分率在50%以下。其中,四川盆地、贵州东部和北部以及湖南西部等地区是我国日照百分率最低的地区,年平均日照百分率均在30%以下。
自川黔日照百分率低值中心向四周,日照百分率逐渐升高,大致烟台、石家庄、兰州一线以北地区,年平均日照百分率升到60%以上,仅东北地区的东部和北部因云量稍多,使年平均日照百分率降到50—60%之间,锡林浩特、呼和浩特、银川、甘肃酒泉一线以北的地区,以及准噶尔、塔里木、吐鲁番、柴达木等干旱盆地的年平均日照百分率都在70%以上,仅新疆的一些山区年平均日照百分率在60—70%以下。青藏高原上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日照百分率在60—70%以上。我国年平均日照百分率最高的台站在青藏高原和甘肃、内蒙古等西北干旱区域中。
(2) 地理因子对日照的影响
海陆位置、地形等地理因子对日照均有显著的影响。
比较我国海陆台站日照情况得出,我国全年各月中海洋上的日照总比大陆上的日照丰富,海上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都比大陆高,只不过夏季差值较大,冬季差值较小。这主要是因为海陆热力差异引进云量变化的结果。
坡向对日照也有影响。迎风坡上多云雨,日照必然较少; 背风坡侧多晴天,日照自然就多。坡向对日照的影响以空气潮湿的雨季最为显著。

☚ 云量   地面平均温度 ☛
日照

日照

从日照时数来看,湖南全年实际日照时数在1300~1900小时之间,属中等偏少地区。全省各地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趋势是,洞庭湖地区最多,其中安乡、岳阳高达1800小时以上,为全省日照时间最长的地区。湘中、湘南次之,长沙、株洲、衡阳及湘南各地年日照时数也在1600~1700小时之间。湘西最少,特别是湘西北在龙山、花垣、凤凰、新晃一带不足1300小时,也是全省日照最短地区。全省各地日照时数年内变化和年际变化都比较大,年内日照时数以7月最多,月日照时数在187~298小时,5~7月日照增加很快,7月比5月,日照时数一般都增加80~120小时,8~9月下降急速。10月与8月相比,减幅在80~110小时。从日照百分率(实际日照时数占可照时数的百分比) 来看,全年平均日照百分率,湖区可达40%以上,其他各地都在30~40%之间,季节分布则以夏季较多,冬、春较少,7、8月日照率多在50%以上,2月是一年中日照最少的月份,绝大部分地区不足80小时,湘北湖区日照率为30%,其它各地多在20%左右。

☚ 辐射平衡   光合潜力 ☛
日照

日照

市名。周为莒地,秦属琅邪郡,西汉置海曲县,北魏置梁乡县,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始置日照县。其地背山临海,海岸位于黄海中部,渔业及养殖业发达。农产以小麦、杂粮、花生为主。兖石铁路的终点为该市石臼所。新建的石臼港为我国目前最大的煤炭专用码头。土特产有花生、京冬菜、岚芹、麻鸡、西施舌、柞丝等。是南朝梁著名文学理论家刘勰、明代著名学者焦竑,国民党元老丁惟汾、著名文献学家王献堂的故里。名胜古迹有尧王城遗址、东海峪古遗址、两城古遗址等。

☚ 巨野   长岛 ☛

日照

sunshine


日照

insolation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5:3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