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自然保护区监测
在林业自然保护区内对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所引起的环境及保护对象的变化进行长期定点监测。监测的目的是定期提供监测地区最新资料,依此制定控制该地区生态系统的方法,然后针对恢复生态系统采取必要的行动。监测系统必须重视环境因素,这些因素很可能给各个地区的自然状况带来变化。人类行动也影响这些导致生态系统变化的环境因素。林业自然保护区的监测内容包括: 动物状况监测,植物状态监测,野生生物贸易监测,生态环境监测。林业自然保护区的监测分为生物监测、非生物监测。生物监测的目的是发展以生物对人为影响敏感性监测为基础的动态模型; 研究自然界动植物种群的组成、数量以及物种内部相互作用的复便效益。非生物监测包括为确定人类污染在所有介质中的背景水平而进行的系统、完整的观察与测量。这种背景值观测也包括气象和水文的观测与测量,以表示自然媒介在自然状态下的特征。林业自然保护区监测有三种方式: 清查研究; 调查研究; 统计研究。我国林业自然保护区监测工作尚处于萌芽阶段,建立我国林业自然保护区的监测体系还比较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