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自然保护区建设原则
建设林业自然保护区要遵循的规划。林业自然保护区建设原则有:
❶统一规划布局,力求齐全合理。我国地域辽阔,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应按照自然地理分布的递变规律,在不同地带选择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生态系统建立林业自然保护区,优先保护生物多样性中心和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的主要分布区。使林业自然保护区的类型和布局应尽可能齐全合理,最大限度地使珍稀、濒危和其他保护物种及其生境的精华部分就地保护下来,为保持典型自然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指导防护林体系建设提供基本的保证。重视湿地、荒漠、高山、热带林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人口稠密地区林业自然保护区建设。
❷坚持依靠地方,依靠群众,搞好保护区建设。针对我国林业自然保护区内外群众多,山林资源是他们世代生产生活的重要来源,应采取教育、疏导、扶持等一些切实措施,引导他们靠山养山、劳动致富。解决当地居民的生活和保护的矛盾,调动群众保护自然区的积极性。充分考虑保护区完整性,划定部分生产用地,积极发展以集约化农业为主的各种种植业、养殖业等产业,改变对资源破坏较大的生产利用方式。核心区是林业自然保护区的精华,居住在这里的群众必须迁出保护区外,并加以妥善安置。
❸坚持依法建设,依法管理。依据 《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和《自然保护区设计标准》 等法规进行林业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防止随意改变保护区的原有性质和范围。在建立适当机构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使管理工作规范化,逐渐向国际标准靠拢。由于保护区类型多,大小不一,条件千差万别,加之山林权属不同,保护区的建设规模、管理体制和组织形式要求在有利于管理的前提下允许多种多样。
❹坚持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保护区特别是国家级保护区的基本建设。在国家、部门、地方给予财力、物力、人力和政策扶持的基础上,增强林业自然保护区自身的经济活力。积极贯彻 “全面规划、积极保护、科学管理、永续利用” 的方针,在保证林业自然保护区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下,利用林业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优势,在缓冲区或实验区因地制宜、合理开发、适度经营。这样既可以解决林业自然保护区的部分经费,又可探索创造适应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协调共进的途径。
❺开展国际交流,争取国际捐赠或贷款,树立我国林业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国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