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拔山扛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拔山扛鼎典源出处 《史记 ·项羽本纪》:“ (项)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gang) 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汉书·项籍传》亦载。 拔山扛鼎 拔山扛鼎(ding 顶)形容力气很大。《史记·项羽本纪》:“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又: “项王悲歌慷慨,自为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扛鼎,把鼎举起来。 ☚ 抚军 箭壶 ☛ 拔山扛鼎典源出处 《史记 ·项羽本纪》:“ (项)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gang) 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汉书·项籍传》亦载。 释义用法 项籍 (字羽) 力大无比,能把鼎举起来。后用来形容力大无穷; 也用来借指项羽。 用典形式 【扛鼎士】 宋·吴迈远:“楚有扛鼎士,出门不得归。” 【扛鼎雄】 宋·苏轼:“难堪踞床洗,宁挹扛鼎雄。” 【拔山姿】 唐·皮日休:“将怀缩地力,欲负拔山姿。” 【力可扛鼎】 晋 ·陆机:“三十时,行成名立有令闻,力可扛鼎志干云。” 【拔山扛鼎】 宋·陆游:“八尺将军千里骓,拔山扛鼎不妨奇。”宋·刘克庄:“千载后,君试看拔山扛鼎俱乌有。英雄骨朽。” 【拔山填海】 明·陈子龙:“拔山填海由来事,为写烦冤达九原。” 拔山扛鼎 拔山扛鼎《史记·项羽本纪》:“(项)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又“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难不逝。……’”后以此典形容人力大无穷;或借称项羽。刘克庄《摸鱼儿》:“千载后,君试看,拔山扛鼎俱乌有。英雄骨朽。” ☚ 巴山夜雨 灞陵呵夜 ☛ 拔山扛鼎形容力大无比,勇武超群。《云笈七签》卷七八: “力则拔山扛鼎,倒曳九牛; 诵则一日万言,五行俱下。”宋刘克庄《摸鱼儿》词: “高冠长剑浑闲物,世上切身唯酒。千载后,君试看、拔山扛鼎俱乌有。” 拔山扛鼎【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项)籍长八尺余,力能扛(gang)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拔山扛鼎(反)举鼎绝膑 拔海荡山、拔山举鼎[拔山扛鼎]、钢筋铁骨、虎背熊腰、健壮如牛、身强力壮;弱不禁风、弱不胜衣○拔海荡山bá hǎi dàng shān形容力大无比:~之力|力能~|~的英雄。 ○拔山举鼎bá shān jǔ dǐng形容力大无比:一个人一旦吸上鸦片,任你是~的英雄,只要烟瘾一发,顿时浑身无力 |~之义士,再显神通|力大无比,能~。也说〖拔山扛鼎〗。 ○钢筋铁骨gāng jīn tiě gǔ比喻十分健壮的身体:我盗了太上老君炼就的金丹,炼得~,火眼金睛 |~的好汉。 ○虎背熊腰hǔ bèi xióng yāo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的大汉|他长得~|一个面如重枣,一个脸似黄金;都是~,相貌非凡。 ○健壮如牛jiàn zhuàng rú niú形容人非常强壮:他~,非常有力气|~的举重运动员 |~的摔跤手。 ○身强力壮shēn qiáng lì zhuàng身体强壮有力:~的年青人|假如持之有恒,天天锻炼,包管~|这是力气活,须~才行。 ●弱不禁风ruò bù jīn fēng身体虚弱得连风吹也经受不住:~的小姐|她从小就~|她看上去显得~。 ●弱不胜衣ruò bù shèng yī身体虚弱得连衣服的重量都承受不了:~的少爷|他身体不好,简直~|一场大病之后,竟至~。 力气 力气力(力道;气力;色~;生~) 劲(劲头;劲力) 拳 底气 根气 另见:力 用力 效力2 劲头 干劲 ☚ 力气 人力 ☛ 拔山扛鼎 拔山扛鼎喻指勇敢地担当起历史的重任。原意为举大山、扛大鼎。 ☚ 大有作为 鞠躬尽瘁 ☛ 拔山扛鼎能把山拔起来,鼎扛起来。形容力气很大,勇武过人。鼎:古代一种三足两耳的炊具,多用铜铁铸造,很沉重。 《史记·项羽本纪》: “籍(项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又: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自为诗曰: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宋代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七十八: “力则拔山扛鼎,倒曳九牛;诵则一日万言,五行俱下。” 拔山扛鼎bá shān káng dǐng(so strong as) to be able to lift up a bronze tripod 拔山扛鼎bá shán ɡānɡ dǐnɡ形容力气大。a great strength, so strong as to be able to lift up a bronze tripod, a giant strength 拔山扛鼎bá shān gāng dǐng【解义】鼎:古代用青铜或铁铸成一种器物,可烹煮食物,也曾作为传国的宝器。拔起高山,扛起大鼎。形容勇力过人,威猛无比。 拔山扛鼎bá shān gāng dǐng举鼎绝膑 拔山扛鼎bá shān gāng dǐng扛鼎:将鼎举起来。形容力大无比或气势雄伟。 拔山扛鼎báshān-gāngdǐng《史记·项羽本纪》:“籍(项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扛:双手举起。鼎:古代青铜食器,三足,大鼎极重。又:“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盖世:压倒一世之人。骓(zhuī):项羽的坐骑名。后以“拔山扛鼎”形容力大无比。又有“拔山盖世”之语,见该条。 拔山扛鼎bá shān gānɡ dǐnɡ拔起山,举起鼎。形容力大无比或气势雄伟。扛: 用双手举起。不读káng。也作“扛鼎拔山”、“举鼎拔山”、“拔山举鼎”。 拔山扛鼎bá shān ɡānɡ dǐnɡ【解义】 鼎:古代用青铜或铁铸成一种器物,可烹煮食物,也曾作为传国的宝器。拔起高山,扛起大鼎。形容勇力过人,威猛无比。 拔山扛鼎ba shan gang ding扛:两手举起。鼎:古代用青铜或铁铸成的一种器物,圆形的三足两耳,方形的四足两耳,可烹煮食物,也曾作为传国的宝器。拔起高山,举起大鼎。形容勇力过人,威猛无比。 拔山扛鼎ba shan gang ding扛:两手举起。鼎:古代用青铜或铁铸成的一种器物,圆形的三足两耳,方形的四足两耳,可烹煮食物,也曾作为传国的宝器。拔起高山,举起大鼎。形容勇力过人,威猛无比。 拔山扛鼎báshān-gāngdǐng见“拔山举鼎”。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78:“力则~,倒曳九牛;诵则一日万言,五行俱下。” 拔山扛鼎;拽象拖犀 拔山扛鼎;拽象拖犀bá shān gāng dǐng;zhuài xiàng tuō xī【上】鼎:古代青铜制成的烹煮器具。能拔起山岳,举起铜鼎。形容力大无穷,勇武过人。 ☚ (二)圣贤豪俊 才德兼备;色艺无双 ☛ 拔山扛鼎bá shān káng dǐng拔山:移动大山。扛鼎:举起鼎。鼎:古代用青铜铸的一种器物,三足两耳。形容力气很大。《史记·项羽本纪》:“籍(项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又“力拔山兮气盖世”。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